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美再开印钞机 应对"定量宽松"冲击成全球"必修课"

2010年11月05日 07:3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加快“缓慢得让人失望”的经济复苏,美联储北京时间4日凌晨推出了第二轮“定量宽松”(Q E 2)货币政策,同时把基准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区间不变。美联储发表声明说,将延续使用资产负债表中到期的债券本金再投资、购买国债的政策。另外,“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大约每月购进750亿美元”。美联储还表示,已准备好在经济持续疲软并导致通货膨胀过低、失业率过高的情况下进一步买进国债。

  据介绍,除了本次的6000亿美元国债外,美联储还将根据8月份做出的决定,每月购买大约350亿美元国债以取代将陆续到期的抵押贷款债券。因此,美联储预计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购买8500亿至9500亿美元的国债。专家指出,这是美联储首次把定量宽松作为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而这种工具如果“常态化”,则给各国政府提出了一个长期的新课题。

  猜测

  定量宽松政策或将“常态化”

  美联储在声明中解释制定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原因,包括“生产和就业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工资增长缓慢、住房市场低迷”等因素。市场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希望进一步压低美国长期利率,提升通胀预期,鼓励企业借贷扩大生产,促进就业和消费,以免重蹈日本覆辙。

  “尽管此前美联储已经向市场投放了大规模流动性,但这些政策的效果也开始逐步降低并消失,美国经济复苏也出现了一定的疲态,出于避免再次陷入衰退的考量,美联储只能再度实施定量宽松政策。”澳新银行4日发布的中国研究报告称。

  不过,对美联储这一新策略的效果持怀疑态度的人士并不在少数,就连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也存在很大分歧。美联储声明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并非全票通过这项货币政策,委员托马斯·M·赫尼希投票反对。“赫尼希先生相信,额外购买债券,风险大于收益,”声明说,“他还担心,继续实施高强度货币调节存在引发财政不平衡、增加长期通胀预期的风险”。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说,美联储的这一最新策略不能解决美国经济的所有问题。其最终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多大积极影响,取决于消费者和企业能否对长期利率下降做出回应。如果他们继续手握现金不动,那么美联储此举的积极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以前美联储运用的是利率调整工具,但是这只能改变短期利率。当面临金融危机或经济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发达国家央行没有能力改变长期利率,而定量宽松政策的目标是降低长期利率。未来,存在这一工具成为常态工具的可能性。因为,这意味着央行发挥作用的能力提高了:不光能影响短期利率,也能影响长期利率。”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及董事总经理沈明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伯南克为自己辩护说,尽管资产购买措施是一种不常见的货币政策,但有些对于该举措的担忧被夸大了。他还表示,美联储已做好充分准备,并相信其拥有在适当时间解除货币刺激政策的工具。沈明高指出,“这是很重要的承诺,但确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如果通胀开始上升,但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也就是若出现一种类似滞涨的情形,美联储会不会兑现它的承诺?二是撤回流动性会不会出现时间上不匹配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当美联储看到通胀水平上升时,再撤回流动性可能已经晚了。”

  严峻

  美元持续贬值或引发全球性通胀

  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国债购入计划,基本上符合市场预期。由于近一个月来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已有充分预期,因此对市场短期冲击不大,黄金期货价格甚至还一度下挫。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美元指数还是最低下探至75 .74,跌破前期低点,并创下11个月以来的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从较为长期的时间来看,美联储再度宽松意味着美联储“弱势美元”政策的延续,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市场整体将获得提振,全球经济也将因此面临较为严峻的通胀风险。

  据美银-美林证券的估计,在雷曼兄弟倒闭后所引发的全球主要央行采取的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包括原油、铜以及贵金属等商品价格上涨了约15%。此次美联储重启定量宽松政策后,其他经济体央行尚未表示将“跟风”,但也已使得市场对可能爆发的汇率战担忧有所上升,外汇市场的波动也可能推动资金进入商品市场。

参与互动(0)
【编辑:张艳红】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