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专家观点:不必担心美国再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10年11月19日 15:4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11月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表示,在将来的8个月内买进价值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预计201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将购买8500亿—9500亿美国国债。美国此举引起全球的关注乃至质疑,国际社会评论认为美国是在播种恶性通货膨胀,而且将刺激全球资产价格膨胀,导致美元汇率贬值,引发全球货币战争,甚至有专家认为会导致美元崩溃。笔者认为,有关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反对和担忧认识言过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缺乏分析和研究。

  一、全球担忧美国再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原因

  欧债危机过后,市场预期刺激性政策正逐步退出,美国却再次实行大规模量化货币政策,全球货币政策出现显著分化,在认识上,确实把全球都搞糊涂了。

  美国再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何以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和担忧?原因在于:

  第一,预期刺激性政策退出,美国却逆行。

  2009年底以来,国际社会就在研究和讨论美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问题,讨论全球刺激性政策退出问题。对于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应该退出,国际社会有两种认识: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提出应该退出应对危机的刺激性救助政策,包括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一种是以美国和中国为代表,一直保持刺激性政策的连续性,以求巩固救助政策的效果。

  欧洲债务危机问题平息以后,全球经济和贸易相对稳定,因此,市场预期刺激性政策应该退出或逐步退出,但美联储却再次实行大规模量化货币政策,利率不动,自然要引起市场的怀疑和担忧。

  第二,全球货币政策显著分化也是质疑美联储政策的重要背景原因。

  今年以来,全球货币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向,即提高利率和降低利率政策同时并存。以澳大利亚、印度、巴西、挪威、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为代表,根据国内物价状况,判断通货膨胀处于上升阶段,因此而提高利率,尤其是澳大利亚,自2009年10月以来连续6次提高利率,印度3月和4月的批发物价指数接近10%,政府已经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第一要务,我国也在最近加入提高利率国家行列。以俄罗斯、加纳等国为代表,判断物价处于下跌阶段,因而降低利率。俄罗斯在去年连续10次降低利率的基础上,今年以来连续4次降低利率1%。而亚洲的韩国、印尼以及英国等的消费物价,今年以来的上涨幅度在2.6%—4%之间,货币政策趋向提高利率。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再次实行量化政策,确实把全球搞糊涂了。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