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港青“肖师兄”四川“搭桥记”

港青“肖师兄”四川“搭桥记”

2022年05月14日 1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香港青年四川逐梦记:做川港两地青年交流的“搭桥人”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这十年·同心)港青“肖师兄”四川“搭桥记”

  中新社成都5月14日电 题:港青“肖师兄”四川“搭桥记”

  中新社记者 岳依桐

  14日,一场在蓉开展的川港青年交流活动上,数十位香港青年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体验考古拓印。身穿衬衣、戴着黑框眼镜的“肖师兄”肖羲清站立一旁,用镜头记录他们感受古蜀文明的生动场景。

图为5月6日拍摄的肖羲清。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安源 摄  
图为5月6日拍摄的肖羲清。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在川近十载,肖羲清参与组织的类似活动数以百计,川港两地交流活动中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创立四川首个官方注册的香港学生组织——四川高校香港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川港联”),从懵懂来川求学的香港青年,成长为大家口中亲切的“肖师兄”;成立四川四地同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策划川港交流活动作为主业;即将与爱人在成都组建家庭,成为“内地女婿”……

图为肖羲清。安源 摄
图为肖羲清。安源 摄

  “求学、创业、成家,四川见证了我的人生,我也见证了川港交流之花的绽放。”回望过去,肖羲清如是感慨。

  今年29岁的肖羲清与四川结缘于2011年。彼时,他因参加由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组织的“同行万里”——香港高中学生内地交流计划,对四川“一见钟情”。2013年,他考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启人生的“四川篇章”。

  来川之初,肖羲清花了不少时间适应异地生活,也因此萌生了帮助来川香港青年更好适应学习生活,搭建交流平台的想法。经3年筹备,“川港联”于2016年“诞生”。作为创会主席,肖羲清坦言,从那时起,推动川港青年交流就逐渐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环。

  令肖羲清欣喜的是,有幸见证近十年来川港各领域交流的日益密切。他说,在政府积极推动下,川港交流协会、机构的数量、规模均实现提升。

  他以“川港联”举例说道,“最初‘川港联’就我一人,现在成员已经超过500位,帮助17个香港青年创业项目落地成都,每一位成员都是川港交流的推动者。”

  长期往返香港和内地的肖羲清告诉记者,到内地发展正在香港形成潮流,此种趋势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到四川寻觅机遇的香港青年中,愿意参与川港交流的人数比例逐年增长。”他认为,这种增长源于香港青年日益增强的责任感、使命感。

图为5月6日拍摄的肖羲清。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安源 摄
图为5月6日拍摄的肖羲清。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去年,肖羲清多了一个新身份——四川四地同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策划开展各类川港交流活动是公司的主业之一。他将自己视为川港感情不断“升温”的受益者,在助推两地交流的同时,也实现个人成长,愿持续为深化两地青年交流添柴加火。“目前我也正为筹建重庆高校香港学生联合会提供协助,相信香港和内地的关系会愈发紧密。”

  谈及未来,肖羲清直言自己甘为川港交流的“搭桥人”。“但这座桥梁并非某一个组织或个人搭建起的,需要两地政府、社会组织、民众共同参与,才能把桥搭得更稳、更好,从而更有效地促使川港之间开展更深层次的、更实在的交流合作。”(完)

【编辑:李骏】

港澳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