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船王家族心系内地教育 希望培养中国的诺奖得主
2007年03月18日 03: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三月十七日电 题:船王家族心系内地教育

          ——已故“世界船王”长女沪上创办“包玉刚实验学校”

                    中新社记者 孙璐

  这是赫赫有名的“船王”家族,他们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私人船运公司;这也是心系全球华人、热衷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家人,他们捐助的教育项目遍及世界各地。

  日前,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的长女包陪庆女士及其子苏文骏先生现身上海。此番来上海,包陪庆坦言要将最好的西方基础教育模式带到中国内地。

          身在海外心系中华教育

  “我曾经在国外流浪了好多年,但我最爱的一直是中国的文化。”开口就是流利的普通话,不时还夹杂着几句地道的上海话,包陪庆女士一见面就令人感觉分外亲切。她告诉记者,自己从父亲包玉刚那里继承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

  “我本人是学儿童心理学的,再加上受父亲的影响,我最关心的一直是咱们华人的文化教育。”包陪庆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汉语教育,传播中国文化。

  “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关注的不应仅仅是简单模仿生产,或者是用最便宜的中国劳动力这一层,而是要有创意地生产,要提高中国名牌生产的层次。”包陪庆说。

         中西合璧打造顶尖学校

  据记者了解,早在一九八一年,包陪庆就在香港创办了首间英语及普通话双语、中西双文化学校——汉基国际学校,非常成功,入学率是千分之七。今年,包陪庆女士一早就萌发了在上海办一家基础教育学校的想法。

  “为了这所学校,我们家可是既出钱又出人的。”包陪庆笑言,她的意思是指儿子文骏全职致力于这所学校。此番包氏家庭出资在上海建设十二年一贯制学历教育的“包玉刚实验学校”,她特意把自己的小儿子苏文骏从国外叫回来负责学校的筹办事宜,这位说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中奥混血小伙子干劲十足,确实是继承了其外公的勤劳。同时,包陪庆还动用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请来英国查尔斯王子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埃里克•安德森爵士,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学院院长罗宾•巴特勒勋爵担任学校的国际顾问。

       希望培养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

  “我钟情中国的文化,但不太认同目前中国内地一些学校的强硬教育方式,希望能以实验性的态度去探索一些新的方法。”在包陪庆看来,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就是要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据她介绍,包玉刚实验学校是一所非营利学校,旨在保持中国教育特色的同时借鉴西方的教育经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又有社会责任的华人学生。

  “许多人把中国的民办学校称为贵族学校,可我们希望寻找的是中国孩子中精神的高贵,也就是具有一些创新思考和独立意识的孩子们。”包陪庆说:“我们就是要培养未来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她看来,中国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还缺乏更多的创新意识、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在培养人才的发展上再往前走一步,我们也许就能塑造出真正的天才。”包陪庆表示。完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