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罗范椒芬将告别公务员生涯:竭尽所能 无愧于心
2007年06月21日 0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香港教院风波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前教统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不当干预教院两名职员的学术自由。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20日会见新闻界时表示,已接纳罗范椒芬呈辞,并且呈报中央政府。图为罗范椒芬资料照片。中新社传真 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如果我的请辞能够引起社会人士对香港畸型政治生态的讨论和反思,也可以说是我作为香港公务员的最后一份贡献。”在教育学院风波调查报告公布的同一天,廉政专员罗范椒芬再度请辞,获准提早退休。

  罗范椒芬将由今年七月一日起告别三十二年的公务员生涯。她在昨天的公开信承认,辞职与教院风波调查事件有关,症结在于报告书“对我下了‘干预学术自由’的结论,我表示失望和遗憾。”

  由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出任教育署署长,到二千年成为教育统筹局局长、零二年转为常任秘书长,直至零六年十月底调职廉政专员。罗范椒芬执掌教育八年,任期比一般政务官多逾倍,她表示尽最大努力为香港培育“乐善勇敢”的新一代,出于职责,她与教院人士就教育观点和政策沟通、讨论、交流和争议,“目的是希望社会上的意见领袖能够客观持平地分析问题”,不料“我的日常工作就变成了‘干预学术自由’。”她认为这一点与调查委员会无妥协余地。“为维护公务员在推行政府政策和履行职责中的尊严,我决定不再继续留下来。”

  罗范椒芬的座右铭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这也是她推动八年教改的写照,舆论认为在她任内有五大德政,一是废除学能测验。二是普及大专教育,使大专生倍增至六成六;制定资历架构,让在职进修者可接驳学位。三是透过优质教育基金、大学配对拨款和政策挂钩专项资助,打破分饼式的平均主义。四为设立“直资”制度,与传统津助学校及私校、国际学校等竞逐生源,家长多了选择,学校之间多了竞争。五是加强校政问责制,规定校长接受专业培训才可“持证上岗”。

  罗范椒芬深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香港好。坚决推行教师基准试、无惧挑战而制定校本条例,但也因敢言而惹起连番风波,例如直指身在福中的青少年最无资格批评特区政府,质疑两名教师跳楼是否教育改革压力所致?教联会主席黄均瑜肯定罗太为教育尽心尽力,“没有她,教改的许多变革未必做得到。”

  罗范椒芬承认,工作上有过错失,但无论转换多少岗位职务,都竭尽所能。“我对公职没有恋栈,辞职亦没有遗憾,但有的是牵挂。”

  早在五月的教院聆讯作了四日供后,罗范椒芬就发表一通感慨:直指整个聆讯变成一个“抹黑行动”,不断披露私人对话、电邮和文件,已对公务员文化造成极大冲击,她疑惑,高官问责制下,公仆如何自处。难道要他们变得毫无情感、没有私人交往,只是以书面形式对答的“机械人”,电话往来随时要录音,电邮文件亦须清楚记录,以备将来成为呈堂证物。她表白无做任何干预学术自由和自主的事,坦言学术自由并非免死金牌,必须兼顾公众利益,不能以此作“通行证”肆意妄为。

  零六年十月底,罗范椒芬调任廉政专员当天,回应该报记者时说深信教改有开花结果的一天。半年后,她在辞呈中表示,个人心境是非常的平静,视野更广阔,“要为香港和国家服务,其实还大有空间天地。”她说,目前不接受任何传媒访问。(吕少群)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