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4.4%受访香港中二生曾滥药 家中成安全方便场所
2007年07月09日 14: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香港成报报道,一项在香港观塘区进行的调查发现,4.4%受访中二学生曾经滥药,大多以自己家或朋友家中作为“私窦”,且学校更是高危的地方,因为两成受访者、即每五人就有一人曾在学校滥药,显示有毒贩利用青少年做“小拆家”在校内贩毒,建议政府向家长和学校派发教材,提升他们的警觉性及处理技巧。

  观塘区展外工作服务协调委员会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随意抽取区内15间中学任何两班中二学生,进行一项有关“观塘区青少年余暇生活暨关注校园滥药现况”调查。

  在844份完成问卷中,有37名学生(4.4%)表示曾经滥药,多数在自己家中(40.5%)、朋友家中(35.1%)、的士高(32.4%)等地方内进行。

  滥药的学生中,超过两成人曾经在校内滥药,反映现时在学生之间已有贩卖药物的情况,他们虽然知道贩毒的后果严重,但误以为“K仔”或摇头丸的包装细小,不易被发现,因此为了赚快钱而以身犯险,成为毒品“小拆家”。

  明爱青少年及社区服务注册社工彭智聪认为,学生大多数选择于低消费、非消费场所及较隐蔽的场所内滥药,使前线社工较难去接触和帮助这群青少年。他表示,现时普遍家庭的父母都需要长时间工作,早出晚归,故未能了解及掌握子女的日常生活情况,更会让子女将家中视为最安全和最方便的滥药地方。

  彭智聪担心,如果校内滥用药物的情况未能正视及遏止,这股风气会继续蔓延,“青少年会认为得到朋友认同是十分重要,所以他们较易受到朋辈影响;而且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的能力非常大,容易出现雪球效应。”

  对于区内学生滥药问题严重,香港小童群益会观塘区青少年外展社会工作队负责人钟伟群指出,政府应制订更多教材,如短片,提升家长及老师们对滥药的警觉性及处理技巧,而学校亦应抱积极和“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给予滥药的学生改过机会,并多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一齐鼓励学生多参加外展训练。

  钟伟群又建议家长,当怀疑子女有滥药的情况时,千万不要用“审犯”方式去了解,应该抱关怀态度,让子女觉得家长其实是关心他们的,而有关部门应制订一套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教材,以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行为,以及协助提升他们“抗药”的能力。


 
编辑:杜燕】
:::相 关 报 道:::
·社工称全港逾万中学生滥药 将培训老师以助识别
·港警方打击青少年滥药 检1200公升未稀释咳药水
·预防滥药世界会议澳门开幕 共商预防青少年滥药
·香港青年北上滥药寻欢呈现新特点 女性比例较大
·调查:七成香港北区青年北上滥药 每周多达四次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