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2010国际大事:伤痛与感动交织 忧虑与希望同在

2010年12月30日 14:1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月12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人们从废墟中抬出地震中的伤者
资料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10年,世界在悲喜交融中又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从夺去20多万人生命的海地大地震,到引发生态灾难的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从不断蔓延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到持续紧张的东北亚安全局势;从全球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诞生,到新兴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获得更大发言权……

  新华社记者在这些重要新闻事件发生的前沿,用他们的笔和镜头将历史定格。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还原了2010最值得记忆的瞬间。

  伤痛与忧虑:从自然灾害到生态灾难

  驻巴拿马城记者党琦:海地地震发生后,我成为新华社第一批增派前往海地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之一。站在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总部大楼废墟前,我不敢相信这是两年前采访时曾走进的那幢大楼。5层、4层、3层粉碎性坍塌,中间一点空间没剩。在新华社摄影雇员戴维·德拉巴斯的相机中,有这样一张照片:数百具尸体,没有白布覆盖,一排排地码放在太子港总医院后的空地上。

  海地地震是人类的灾难。第一次见到联合国驻海地前最高官员赫迪·安纳比,是在联海团总部大楼内。第二次见到安纳比,是两年后在联海团总部大楼废墟前。老先生的遗体被白布包着、绳子捆着……在首都太子港这个劫后余生的城市,没有过多的眼泪和哀号。赤贫、内乱、地震、飓风、霍乱、疟疾……海地人对于天灾人祸,已“习以为常”。女人麻木的眼神、孩童天真的脸庞……他们的明天在哪里?

  驻休斯敦记者陈宇:人口仅数百人的美国墨西哥湾小渔村威尼斯,是距离发生漏油事故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最近的陆地。当我们5月6日抵达威尼斯村时,油污离这里尚有24公里,阳光下的小渔村美丽而宁静。然而在码头上,我们感到了“漏油第一线”的紧张和躁动:政府官员正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满载救灾物资的船只正准备赶赴漏油地点。

  在“漏油污染鸟类营救中心”,我们看到了从油污中被救回的褐鹈鹕。忧心忡忡的渔民、在油污中挣扎的海鸟,以及宁静的渔港和林立的炼油厂共存的画面,深深烙入脑海。威尼斯居民大卫告诉我,当地一半人以打渔为生,一半在石油业工作,渔业和石油对威尼斯来说缺一不可。如何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中找到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立法者和相关企业应认真探究的课题。

  危机与困局:从欧洲变革到朝鲜半岛困局

  驻布鲁塞尔记者尚军:由于成员国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官员2010年召开一系列“救火会”:仅首脑会议就召开7次,是正常年份的近两倍;财长会议更是频繁,“挑灯夜战”成了家常便饭。记者报道欧盟事务已有4年,如此情形还从未见过。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再到债务危机,没完没了的危机暴露出了欧盟经济的深层次问题,也催生着欧盟新一轮变革。

  改革的过程是痛苦的。从欧盟各国接二连三爆发的大规模游行抗议就能看出改革难度之大。2月份到希腊采访,发现希腊国内上到政府部长、下到普通百姓都对本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如数家珍,但真正改革起来却缺乏动力。危机仍在继续,来年挑战不小。

  驻首尔记者姬新龙、陈怡:记者一行乘船从仁川港出发西行赴延坪岛采访,入眼便是蔚蓝的大海。一条看不见的“北方界线”,使这片海域成为韩朝关系紧张之时冲突频发的地带。今年,韩朝关系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低谷之后对立加剧,而这片海域也再次成为朝鲜半岛南北之间发生摩擦的见证。

  犹如“天安”号事件一样,延坪岛事件使韩朝双方再次陷入了无休止的争论。地处大洋彼岸的美国欲借朝鲜半岛的对抗,紧紧拉住韩国,打造美日韩三国同盟,在东北亚争取更大利益。韩美欲用武力压迫朝鲜,但对于朝鲜来说,这招似乎并不奏效,这令韩国政府骑虎难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果韩朝双方能以地区的和平稳定为重,以民族的长远利益为重,不争一时之高下,必将有助于破解当前的困局。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忠会】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