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俄乌局势进展:俄乌不间断“视频谈判” 乌军首度公布阵亡人数

俄乌局势进展:俄乌不间断“视频谈判” 乌军首度公布阵亡人数

2022年03月13日 2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综合消息:俄罗斯国防部13日更新对乌克兰军事行动进展,乌军首度公布阵亡人数。与此同时,谈判仍在继续,法德领导人穿梭斡旋,以色列表示愿组织第四轮谈判。

  法德领导人穿梭斡旋 以色列愿组织第四轮谈判

  据俄法德三国官方发布的消息,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三方电话会谈。

  俄总统网站消息称,普京在通话中向马克龙和朔尔茨详细介绍近日俄乌代表举行系列视频谈判情况以及特别军事行动区域内实际人道主义情况,列举乌方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事实,如在居民区、医院、学校、幼儿园附近部署重型武器等。俄法德三方同意继续就乌克兰问题保持联系。

  德国政府发表的声明称,朔尔茨和马克龙当天在同普京通话时敦促俄方尽快实现停火,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声明还说,朔尔茨当天还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以了解其对当前形势的评判。双方同意保持沟通。

  法国总统府当天表示,马克龙、朔尔茨当天与普京进行“坦诚而艰难”的电话沟通,法德要求俄结束对乌马里乌波尔的围攻。普京没有表现出停火意愿,因此法国决定将对俄采取新的制裁措施。

  泽连斯基12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他与朔尔茨和马克龙讨论乌俄谈判前景等问题,并请求他们帮助确保一名乌市长获释。

  《耶路撒冷邮报》13日报道称,以色列愿意组织第四轮俄乌会谈。另据《以色列时报》报道,泽连斯基12日曾对以色列媒体表示,“我们支持任何人进行调解,以色列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此前,以总理办公室曾发消息称,该国总理贝内特与泽连斯基讨论停战办法及以方做出的努力。以媒指出,以色列长期以来与俄乌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试图凭此来促成协议达成。

  俄乌不间断“视频谈判” 乌方称“已接近”达成协议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称,泽连斯基12日就乌俄谈判表示,俄方开始与乌方讨论一些议程的细节问题,而不是抛出“最后通牒”,他对俄方发出的这些信号感到“满意”。

  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称,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第三轮谈判后,乌俄代表团之间的谈判现在正以视频方式不间断地继续进行,特别工作小组已经成立。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2日表示,参加俄乌视频谈判的俄罗斯代表团由俄总统助理梅金斯基率领。梅金斯基也是此前俄乌线下谈判的俄方代表团团长。

  波多利亚克透露说,目前双方已接近就签署相关协议达成妥协。工作组正在研究相关方案并在法律层面进行讨论以形成文本,最终协议将由两国总统签署。在就关键立场达成一致前,双方不会透露谈判细节或做出解释。

  按照波多利亚克的说法,乌俄双方提出多种解决冲突的建议。对乌方而言,将签署的协议中包含双方停火、俄罗斯撤军、签署和平协议、修复乌境内受损基础设施等原则性立场。最重要的是使乌克兰获得安全保障的内容。

  俄国防部称摧毁近3700处乌军事目标 乌军公布阵亡人数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13日表示,自俄方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军已摧毁乌方3687处军事基础设施目标,击毁99架飞机、128架无人机、1194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121台多管火箭炮、443门野战火炮和迫击炮、991辆军用特种车辆。

  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12日表示,由于局势已完全改变,俄方向美方及北约提出的安全保障建议不再有效。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的车队或将成为俄军打击目标。

  据乌克兰独立通讯社消息,泽连斯基12日表示,自乌俄爆发冲突以来,已有约1300名乌克兰军人阵亡。报道称,这是泽连斯基首次公布乌军阵亡人数。

  乌境内人道走廊全部开通 人道物资继续输送

  据乌通社消息,泽连斯基13日凌晨在视频讲话中称,乌境内的所有人道主义走廊当地时间12日全部开通,共撤离12729人。

  俄紧急情况部13日发布的消息称,当地时间11日和12日,俄紧急情况部的3个车队42辆车将330多吨人道主义物资运送到顿巴斯地区和乌克兰最困难的地区。克里米亚等地每天都在准备用以援助顿巴斯地区和乌克兰困难地区的人道主义物资。

  据当地媒体报道,中国援乌首批人道主义物资已运抵并由乌克兰红十字会开始分发。这批物资主要包括毛毯、防潮垫、毛巾、餐具、水桶、手电等,会优先发给最需要救助的流离失所者。中方援乌第二批人道主义物资搭乘中国国航航班于当地时间12日抵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将于当地时间13日上午从布达佩斯启运,前往乌克兰进行交接。(完)(参与记者:田冰、张硕、肖欣)

【编辑:孔庆玲】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