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瓶颈

2006年12月18日 09:25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中期选举结果导致美国政治风向转变,布什被迫面临伊拉克问题的深度检讨。无论是在人员方面,还是在政策层面,洗新革面已经不可避免

  本刊记者/秦轩

  2006年10月,102名美国人丧身伊拉克,平均每天180起袭击事件,持续几个月,伊拉克遇害平民每月达3000人。11月7日,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攻占参众两院。次日,国防部长换将,至11月底,外交重臣接连辞职。12月初,《伊拉克研究小组报告》出台,两党议员逼宫。这种种的压力,使得布什日益为“伊”憔悴。

  新防长,新思维?

  12月6日,布什提名的新任国防部长人选罗伯特·盖茨获参议院通过。

  今年63岁的罗伯特·盖茨出自情报系统。在里根时期,盖茨主持中情局帮助阿富汗反对武装抵抗入侵的苏联军队。这位出身得州的情报分析家既是老布什的老乡,也是他的嫡系。在老布什任内,盖茨做到了中情局局长。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他是老布什身边的国家安全顾问之一。

  1993年,盖茨从中情局退休,随后在各大学校讲学。2005年,小布什总统请他出山,出任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主任,但是被拒绝了。

  事实上,这位受国会欢迎的新任国防部长在伊拉克问题上跟白宫有一定出入。他本人是伊拉克问题小组成员之一。12月6日,盖茨的任命在参议院获得高票通过,盖茨特意向参议院的议员表示,他会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我不欠任何人任何东西。”而且,他对于担任国防部长用了“我回来了”的字眼。

  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从一开始就大张旗鼓直接干预伊拉克的政治重建,许多人认为,这是激发一些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绪、导致反美武装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一点,盖茨一直强调,美国应该避免直接干预,而是要躲在幕后利用本土力量。在盖茨参与撰写的《伊拉克研究小组报告》中,也大篇幅提到训练伊拉克本土军队的做法。

  这意味着,国防部可能会站在国会一边。五角大楼的新报告很可能会给出和《伊拉克报告》类似的建议,比如加大对伊拉克本土军队的训练、向伊拉克政府出售优良的军事装备等等。 

  《伊拉克报告》主张对话

  就在罗伯特·盖茨的提名获参议院通过的同一天,由共和、民主两党联合出台的《伊拉克研究小组报告》出台。这一报告研究历时长久,而且汇集了两党精英,成为布什无法绕过的一份“参考文献”。

  伊拉克报告认为,伊拉克问题使美国面临数十年来最大的外交困境和挑战。而美国必须为伊拉当前的悲观现状负责。如果伊拉克问题解决不好,美国将在其他问题上遇到很大的麻烦,尤其是伊朗核问题和朝鲜问题。

  分析指出,伊拉克的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伊拉克政府目前还没有执政和防卫能力。伊拉克人还没有意识到要独立承担保卫自己未来的责任。伊拉克的邻国和国际社会还没有被说服,以更积极的态度帮助伊拉克重建。而美国的影响力在减退。 

  不过,伊拉克小组还是给布什留了面子,并没有全面否定他的中东民主计划。该报告肯定了布什政权在政治上对伊拉克的帮助,同时强调伊拉克已经是一个民选的主权国家。

  对于伊拉克问题的解决之道,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了“新外交攻势”的方案。其中第一个建议就是,要在2006年年底开始新的外交攻势。

  这一方案的基本判断是,伊拉克最大的问题首先是达成国家共识。而伊拉克境内的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势力除非得到外界的支持,才能有可能真正走在一起。而这一支持是不可能主动出现的,必须由美国来推动。

  因此,美国应当和伊朗、叙利亚这两个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家对话。报告建议美国应当参考与利比亚和解的经验,尝试与伊朗和叙利亚对话。报告甚至提出应当让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换取叙利亚的支持,以及和平解决巴以问题。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份报告实际上两面都不讨好。新保守主义者、《旗帜》周刊主编威廉·克里斯托尔认为这个报告等于“变相投降”。而民主党的众议员杰克·默撒则认为这个报告“跟当前的政策没区别”。

  布什的外交瓶颈

  在12月11日与国务卿赖斯再次会晤后,布什在演讲中称赞国务院的官员“尽职尽责,而且十分勇敢”。但是就在两个星期前,国务院一位重要的官员——国务卿赖斯的中东和伊拉克问题高级顾问菲利普·泽利科宣布辞职。他是赖斯在国务院智囊团中最有影响力的成员之一。2005年赖斯在就任国务卿后任命首批学者顾问时,泽利科就名列其中。泽利科曾数次访问伊拉克,并撰写了多份秘密备忘录。他曾在2005年的一份备忘录中警告说,如果不及时调整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美国有可能在伊拉克遭遇“灾难性失败”。

  12月4日,备受副总统切尼赏识的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辞职。一年前,布什在参议院休会期间动用总统权,直接任命博尔顿为美驻联合国大使。但是,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一直没有通过关于博尔顿的提名案。拉姆斯菲尔德辞职之后,他就被民主党定为第二个“逼宫”的目标。

  因此,尽管赖斯等核心成员没有受到冲击,但是多名幕僚的辞职已经影响到布什政策的执行问题。赖斯助手泽利科和博尔顿的辞职被看作是布什外交政策的萎缩。这种萎缩的结果是,布什路线越来越缺乏具体的执行人。赖斯疲于奔命,切尼闭门不出,盖茨未上任先批伊战,对外决策越来越多被经济部门影响。

  有学者表示,“在经历了参众两院易主,拉姆斯菲尔德的辞职和博尔顿的辞职之后,整体外交路线将趋向更加现实主义化。但布什的困境在于,他即便要在新保守主义路线和现实主义路线中间取得一个良好的平衡,目前的外交界也已经缺乏能够为他具体执行的人了。”

  12月以来,布什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新手段,促进伊拉克问题的改善。上周,布什出访约旦,并会见了伊拉克的高层官员,又在白宫接见了伊拉克什叶派最大党派——伊拉克伊斯兰革命委员会的领袖哈吉姆。哈吉姆一直追求南部什叶派地区的九省自治,而且他和伊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过,这似乎并不能真的证明布什将要在中东问题上做战略转变。上周五,布什会见了国会的共和党、民主党领袖。布什向他们表示,他一旦得到军方和外交顾问的另外两份报告,就着手调整伊拉克政策。和布什会谈的民主党参议员理查德·多宾透露说,布什在对话中并没有提到战略调整的问题,而是说要调整“战术”。

  问题是,如果国会、五角大楼都不站在白宫一边,而无兵可用的布什,将如何挺过难关呢?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张庆华】
:::相 关 报 道:::
·美有可能向伊拉克进一步增兵 驻伊美军或超16万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呼吁萨达姆时期军人重回军队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