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日本危险的政治游戏:核武装讨论成外交牌战略牌

2006年11月29日 14:11

  中新网11月29日电 日本内阁近期在“核武装”问题上的表现令人不解。一方面外务大臣宣称应允许讨论是否应拥有核武器;另一方面却是首相反复重申坚持“无核三原则”,表示关于日本核政策的争论“已经结束”,“没有任何人对政府的‘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表示异议。”《瞭望新闻周刊》载文指出,这除了出于维护政党利益外,恐怕还有别的考虑——拿“核武装讨论”作为外交牌、战略牌来打。

  文章分析称,从近处看,这出“双簧”可能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使朝核会谈各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增大对朝鲜的压力”。其二则是敦促美国强化对日本的核保护伞承诺。

  往稍远处看,日本政界某些人炒作“核武装”还存在打战略预防针的一面。意图至少有两个:一是对美国核保护伞的可靠性存在疑问,战略上想留一手。二是对2008年之后的日美关系存在疑虑,想以“核武装讨论”“提醒”美国。

  从日本国内来看,如此鼓吹讨论核武装问题的真实目的,并非是要在现阶段做出核武装决策,而是企图打破国民对核武器的心理禁忌,为未来日本选择核武装政策做民意铺垫。此外,日本政界一些政客发起核武装讨论的个人目的,还是为了靠炒作敏感议题捞取政治人气,扩大选举利益。

  文章还称,从经济及技术角度看,如今日本要制造核武器不存在大的难题,真正的障碍在于决策上面临的政治制约和巨大的战略风险。首先,日本发展核武器面临强大的民意阻力。时至今日,“反核”思潮仍在日本社会占据主流地位。所以,目前日本台面上的某些政治家,虽强调“应讨论核武装问题”,但多不敢直接鼓吹核武装。

  其次,日本发展核武器还面临一系列法律制约。日本现行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而且,日本现行《原子能基本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原子能的研究、开发及利用,仅限于和平目的”。日本参加的《防止核扩散条约》、《全面核禁试条约》均得到国会批准,政府的“无核三原则”是经过国会认可的。以目前的民意现实和政界格局,日本要在国会修改、废除、退出上述法律、原则、国际条约,也非易事。

  再次,日本发展核武器还面临巨大的战略风险。从军事角度看,核武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同有核国家保持“核恐怖平衡”,以遏制他国可能的核打击。然而,日本国土狭小,人口高度集中,仅东京一地就集中了全国人口的1/10,抗核打击能力极弱——无论拥有多少核武器,都难以有效维持同他国的“核遏制力平衡”。而且,一旦拥有核武器,就自然成为其他有核国家的战略威慑对象——国家安全反而可能更加脆弱。从外交角度看,相互提供“基地”和“核保护伞”是日美同盟的两大基石。日本自行发展核武装意味着脱离美国的“核保护伞”,将从根本上动摇现行日美安保体制。另外,实现核武装还将使日本战后苦心孤诣树立的“反核国家”、“和平国家”的形象荡然无存。日本有专家认为,如果那样的话,“今后我国不管怎么高唱‘削减废除核武器’都不会再有国家响应。国家的国际存在价值将被明显削弱”,“不可能再受人尊敬”。因此,“(日本核武装)是极其拙劣幼稚的战略”。

  文章最后指出,对日本国民乃至亚洲人民来说,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核武装可以说是一个潘多拉盒子。现在日本有越来越多的政客和右翼分子围在盒子打转,叫嚷着要打开它。虽然只是叫嚷,但足以令人警惕——毕竟近代历史上日本让人猝不及防的事太多了。


更多瞭望周刊新闻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