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间机场搬迁重回原点 鸠山首相宝座或不保(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普天间机场搬迁重回原点 鸠山首相宝座或不保(2)
2010年05月30日 05:0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亲美”

  付出三重高昂代价

  战后60年,日本的政治外交靠美国“当家”。1960年两国签订新版《美日安全保障条约》,日美军事同盟由此确立。

  日本在美国的庇护和扶持下,开始了经济建设,走上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道路。美国利用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发展在亚太的军事力量和战略部署。

  日美同盟50年以来,美国一直以“保护者”自居,引起日本民众不满。自民党上台后,一直采取亲美政策,希望通过“借船出海”的方式,强化美日同盟关系,从而试图摆脱日本“政治侏儒”形象,扩大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但长期依赖美日同盟的外交模式,日益显示了日本处处受制于美国的局限性,更让日本难摆脱对美国的军事依赖,“亲美”政策使其付出巨大代价。

  1.政治上,冷战后日本继续强化美日同盟关系,这不仅增加了亚太邻国对日本的疑虑,也阻碍了地区一体化进程。政治上日本无法真正融入亚洲,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另类”。日本政界人士和普通民众多年来追求的目标,就是使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2.经济上,虽然日本是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但美国一旦认为其威胁到自身利益,就会通过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从而形成不了对美国的威胁。日本在美压力下,自上世纪80年代末人为升值日元,经济从此一蹶不振,持续时间长达20年。

  3.民意上,日本民众对美军在日滥用“治外法权”难忍受。据日本防务部门提供的资料,1952年至2007年,与驻日美军有关的事故共发生20万起,造成日方1076人死亡,但在这些事故中,被送交美军事法庭的美国人仅1人,受到惩戒处分的仅318人。难怪有日本人慨叹,日本现在不但是美国的附属国,就连被占领状态也还未真正结束。

  民主党上台

  日美摩擦浮出水面

  随着国际时局的变化和日本国内反美情绪高涨,日本开始重新思考向政治大国与军事大国迈进的“新路径”。

  正因为此,小泉时期达顶峰的“从美外交”,在最近几年来开始向周边国家的“平衡外交”倾斜。从中曾根康弘要进行“战后政治总决算”开始,到小泽一郎的“正常国家论”,无一不是对美国统治的挑战。而安倍时期对中国的“破冰之旅”,福田时期对华、对美“双车轮”的外交方针,更是对周边国家“平衡外交”的倾斜。

  由于日本自民党奉行“亲美”政策,美日矛盾和摩擦一直处在可控制和可协调的范围内。但民主党自去年9月上台后,提出要建立“对等”的美日关系,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中,使潜伏已久的美日矛盾和摩擦浮出水面。

  民主党党魁鸠山高调提出“平等外交”理念,虽然是为掀翻执政逾半个世纪的自民党营造政治气氛,但也有力迎合了日本选民对自民党政权一贯“亲美”的反感心理,在国内也有很强的民意基础,有利于争取民众对新政府的支持率。

  如此一来,随着民主党外交领域的“挺胸抬头”,美日同盟开始磕绊不断,原本稳固的美日同盟频频出现“裂痕”。类似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停止在印度洋对美军供油、声称伊战为“错误的战争”等,都表现了美日同盟的裂痕不断。

  幕后

  维系美日同盟

  双方各有所需

  28日美日就基地搬迁的达成表明,两国的分歧尚不足以威胁两国的战略同盟关系,支撑美日同盟关系的根基依然牢固。

  日本:

  美日同盟是外交主轴

  从日本方面来讲,民主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从整体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对美政策。

  日本要想成为政治大国,特别要实现“入常”的梦想,离不开美国的支持;经济上,典型外向型经济让日本对美国市场依赖很大,美国是日本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要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和发展,离不开美国市场。

  在外交安全领域,朝核威胁不断增长、日俄领土争端依然存在,维持与美在安全方面的紧密合作是民主党政府最现实的选择。另外,要达到遏制周边国家的崛起,以及保护日本“海上生命线”,还都要依托日美同盟。

  在国内,美国影响至深、无处不在,美日同盟在日本国内有深厚的民意基础。民主党必须处理好美日关系,否则将面临政治风险。

  具体到冲绳来说,当地人在情感上对美军充满了矛盾。尽管美军劣迹斑斑,但美军基地给当地提供了就业和收入,还帮助保留了美丽的自然环境,没有给冲绳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当地很多人靠把土地出租给美军基地,换取租金为生。

参与互动(0)
【编辑:吴翔】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