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走进地方人大 关注民生不耍“花架子”(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专题询问走进地方人大 关注民生不耍“花架子”(3)

2010年10月15日 13:42 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探索稳步前行

  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又一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正以其独特的功效,为人大监督工作带来新的气息、新的气象,受到地方人大越来越多的青睐和推崇。“专题询问的这一问一答,形象地将宪法所限定的‘政府对人大负责,向人大报告工作、受人大监督’这样一种法律关系具体化了。与一般的询问相比,专题询问具有针对性强,有着利于促进沟通和理解的优势。”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笑华在专题询问之后感触颇深地说。

  感受了专题询问魅力的安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发军表示,今后,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开展专题询问,围绕专项报告,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询问重点,不断提高监督工作实效,不负人民重托。

  如何将专题询问这一有效的监督方式常态化,是安徽省寿县人大常委会在首次专题询问之后提出的设想。积极地在运用询问方式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广安市巴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青宁有着更多的思考。他说,要认真总结完善询问的实践,形成理论研究成果,要完善询问具体办法,明确“一府两院”在接受询问时的具体要求,增强询问权威。

  可以说,专题询问正在健步“走进”地方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并相信在未来的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将会展现出更大的活力与动力。

  (2010年10月10日《中国人大》杂志第19期)

  述评:

  人大之“问”,值得期待

  《中国人大》杂志记者 金果林

  在今年春天的全国“两会”上,吴邦国委员长在人民大会堂关于“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的郑重宣示,不仅令全国近三百万各级人大代表感到振奋鼓舞,而且使全国无数黎民百姓引颈瞩望,人们关注:平淡多年的人大询问权、沉寂多年的人大质询权,能否因这一句宣示而被唤醒、被激活?这一法定的人大权力能否在当代中国民主政生活中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和作用?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实的情况怎么样呢?记者经过采访发现,现实情况令人欢欣鼓舞,对其未来可以坚定起更加饱满的信心,因为这一新的监督形式甫经实践,就展现出令人惊喜的蓬勃生机和崭新魅力,正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逐步地发展和演进。

  在这半年时间里,率先动作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不仅破天荒般地进行了两次专题询问,而且是在相邻的两次常委会会议上连续进行,并且在形式上坚持创新,第一次是采取分组会的形式,第二次则采用联组会的形式,先是关注国家的“钱袋子”,继而是关注国家的“粮囤子”,而且全程向媒体开放、公开透明,使专题询问制度化、常态化的趋向呈现出十分明显的态势。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这一连串动作,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好评和赞誉,也使地方人大常委会受到相当大的鼓舞和激励。有人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这一重要探索,不仅使地方人大常委会增添了信心和力量,而且为地方人大常委会提供了样本和范例,值得地方人大常委会师从和效仿。

  因此,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专题询问大有在全国“四处开花”之势,先后有浙江、安徽、福建、贵州、湖北、河南、重庆、四川、山东、广东、辽宁、内蒙古、上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二十多个县、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或决定开展专题询问。

  其实,询问权是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监督权力,是人大监督权的题中应有之义,行使好这一权力,是法律的要求、人民的期待、代表的呼声,也是政府的愿望。但如何行使好询问权,使询问权成为人大监督增强实效的杠杆,不仅需要政治胆识,而且需要政治智慧。

  人大的询问,是人大法定监督权的一种外化载体,既不同于“行人问路”那种层次的问,也不同于“学生请教先生”那种层面的问,更不同于“街坊邻居嘘寒问暖”那种形态的问,还不同于“偶有遗忘、翻阅资料”那种功能的问,而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性的庄严之问。

  如何体现人大询问这种法定性、监督性、庄严性,应该说,专题询问这种方式圆满地将三者融合在了一起。所以说,专题询问是这种政治胆识和政治智慧高度结合的成果,既符合法律、又适合国情、还切合民意。

  正因为如此,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形式,才会得到上上下下的普遍支持和肯定,赢得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热情关注和推崇。这也是专题询问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大范围 “复制”和“拷贝”的主要原因。

  通过半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专题询问犹如投入春水中的一块石子,激活了人大询问权,使人大监督工作的局面焕然一新。参加专题询问的人大与政府双方人员,无论是在责任意识方面、还是在履职意识方面,都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得到了大幅提升,这是对法定权力意识的一次温习和普及、对法定职责意识的一次巩固和提高。

  最近,吴邦国委员长提出要“使专题询问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更富实效”,这是对开展专题询问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有声有色就是指内容和形式必须达到有声有色的要求,内容要掷地有声,形式要丰富多彩,要能够产生影响力、推动力,如果是无声也无色,那就没有达到要求。富有实效是指目标和效果,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能扎实地推动工作,从而起到人大监督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切不可搞形式、图热闹、耍“花架子”功夫。

  在这些方面,已经开展了专题询问的各个地方人大常委会,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像紧盯事关本地全局的大事、关注百姓生活和民生疾苦、直击社会热点、强化前瞻意识、事先精心准备、深入调研、询问不止于问、跟踪监督、创新形式、“网上直播”、“会上追问”等等做法,都值得互相交流探讨、深入研究。

  应该说,专题询问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需要长期的探索实践,无论是在内容形式上、程序规则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理论研究上,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创新、不断地丰富发展。总之,专题询问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蕴涵的能量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在未来人大监督工作中必将会发挥出更大的独特作用。一言以蔽之:人大之“问”,值得期待!

  (2010 年10 月10 日《中国人大》杂志第19期)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