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某基地着眼军地两用培训阵管通用装备人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第二炮兵某基地着眼军地两用培训阵管通用装备人才

2010年11月02日 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2日电 (陈寿富 吴天喜 章伟锋)多家知名企业纷纷争抢退伍兵、各种枪械配件混合后单枪组装时间不超过42秒、聘请的地方技术专家奔走在比武场上担任裁判……第二炮兵某基地在阵管通用装备管理工作中转变培训、训练、考核方式,人才争相涌现,保障力成几何级数提升。

  正值一年一度的老兵复退时间,该基地装备部阵通处处长李斌接到不少知名军工企业和地方企业老总的电话:“你们的兵来我们企业免试!”

  与基地通用装备经常有业务往来的某集团董事长翁健心说:他们那里出来的兵,不用岗前培训,来了就可以当大用。而另一公司的总经理尚云宽也说:一是踏实,二是节省培训经费,减少企业运行成本。

  这些“阵管兵”们的素质究竟如何?有一组数字说明:目前在他们的人才队列中,有20多人具备国际康明斯柴油机维修服务资格,40余人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高级资格证,近500人获得了国家职业技能中级资格证书。这些职业技能资质让他们成了企业竞相争取的“香饽饽”。

  过硬的素质源于培训模式的转变。他们在阵管操作号手培训时改变以往自给自足的模式,着眼军地两用、军民融合的实际,把原来各自为战的分散培训集中起来,采取“小专业大集中”的模式,筹措训练设备,集中操作骨干,组织阵管实装操作训练中心建设,聘请地方技术专家现场传授技能,采用分层训练、分步展开、集中研讨、现场答疑等方式轮训。

  目前,在阵管保障5个专业中,完全实现了军民融合培训模式,使人才成长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以上。近期的一次综合考核结果表明,操作号手的优秀率也提高了20%。他们还将一些有潜力的技术人员派到相关厂家驻训。每年都要为基地培养5到8批业务骨干的翁健心说:这些战士肯钻研,今年接受了培训,明年还能为我们的产品提出改进建议,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售后服务预算,还提升了我们产品的竞争能力,这样的兵哪个企业不抢?(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