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大城市病”日益严重 居民爱恨交加却难逃离

2010年11月18日 15:4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关于大城市高房价、交通拥堵的报道屡屡见诸媒体,许多人在埋怨“大城市病”日益严重的同时,开始思考是不是该“逃离”大城市。然而在对大城市恨爱交加中,真正选择离开的只是极少数。

  难以逃离的大城市

  2006年研究生毕业的孔洋面对着多个就业机会,最终选择了北京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当初的豪情壮志如今已被买房的压力、每天紧张的工作、两个多小时的上下班路程磨灭了不少。

  “房子、车子、孩子都是我头疼的问题。”孔洋说,有时候真想离开北京回老家找个小城市工作生活,看着许多同学在老家有车、有房,真怀疑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凤凰网一项关于“逃离大城市”的调查显示,支持向中小城市转移的群众已占94.3%,他们认为,中小城市幸福感更高,认为大城市发展前景更好的只有3.1%。

  然而真正向中小城市转移的有几成呢?记者细数了自己“京沪穗”的十几位同学,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人离开,问了几位身边的朋友,同样是寥寥无几。

  “压力那么大,你们为什么还不回来?”记者在QQ群中发出这样的疑问,大家“踊跃”回答:“舍不得北京的户口”“孩子都已经上学了”“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好工作”“回去重新开始太难”“回家面子上也过不去啊”等等,是各有各的难处。最后的总结是“不是不想回而是回不去”。

  大城市的人难逃离是“大城市病”难以缓解的一方面,而后来人“前赴后继”是另一方面。山东聊城的丁晓萍在上海一所大学读研究生,明年毕业,今年找工作挺顺利,已经签了上海的一家电子公司,月薪8000元。

  “上海房子这么贵,怎么还选择了上海?”记者问,“在其他地方哪有这么高的工资啊,家里人也想让我留在上海,再说了,我赚上几年经验还可以往小地方跳,在小地方往大城市跳就没那么容易了。”丁晓萍说。

  就这样,人们一边怨恨着大城市的高房价、交通拥堵、孩子入学难,一边却无法离开,甚至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往大城市里挤。

  “苦命”的中小城市

  一边是大城市由于吸引力过于旺盛而导致大城市病,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却面临着引企业、招人才乏力的局面。记者在山东中西部一些城市的经济开发区看到,为了招到几个像样的企业,地方招商官员绞尽了脑汁。

  “为招到一个好项目,经常是市里一把手亲自上阵,我们要把对方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他们想得到的优惠政策,面临的困难,甚至一些他们没想到的我们都帮他想到了。”山东省西南部某市一位姓仲的发改委官员告诉记者,相比大城市我们的优势只有尽心尽力的服务和热忱。

  他的这番表述说出了许多小城市招商工作人员的心声。记者了解到,中小城市在招商方面相比大城市并没有独特的优势,就连土地也便宜不了多少。据国土资源部网站的各地土地拍卖信息,记者测算了一下工业用地的价格,发现发达的大城市与不发达的县城工业用地价格上相差并不大。如山东中部泰安市宁阳县上半年出让的近10宗土地的价格约为每亩10万元,而山东沿海发达城市青岛城阳区土地出让价格也只有19万元左右。

  “一亩地相差10万元,100亩地才相差1000万元,这对于几亿元的大项目来说影响很小。”两年前进驻济南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总裁李先生说,在大城市好处很多,首先是人才好招,其次是政策好争取,在小地方省级领导重视的机会就少得多。“大企业缴税多,大城市把土地卖便宜一点也不亏。”一些企业主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中,许多企业主表示,中小城市要吸引到人才,付出成本要比大城市多得多。记者调查发现,企业不愿意落户在中小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慢,人才更不愿意来,中小城市的发展急需打破这种怪圈。

  对“大城市病”应如何下药?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许多省会城市及一些经济大市都出现了类似的“大城市病”。“堵车的发展速度绝不亚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个月比一个月严重。”在济南一事业单位工作的李东说,“房价也涨得厉害,‘大城市病’传染得很快。”

  对于这种不断恶化的“大城市病”,一些药方相继开出,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如针对房价,国家相继出台了严厉的调控政策,打击炒房,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

  “遏制房价、大力建设保障房、部分城市开始修建地铁等办法,都可有效增加大城市的容量,缓解大城市的病情,并且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有好处。”长期研究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兰州大学经济学博士童长凤说,但从长远来看,大城市的容量毕竟有限,如何使大小城市协调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城市人口限度的问题,近日有专家撰文称,高房价、高租金是控制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的唯一生态门槛。此言一出遭到网友的“炮轰”。

  童长凤说,“生态门槛”的说法有些残忍,问题的关键在于能通过合理的手段分流,不能大家都“华山一条路”涌向大城市。他建议,国家应该对中小城市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产生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城市格局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十分不利。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对人才的合理流动表示期待。她说,人才更多地向中小城市流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如果能促使更多的白领返乡,不仅对白领的生活水平提升有利,对中小城市的发展也是有力推动。

  另外,一些专家还建议加快城市间快速交通的建设,利用快速的交通网络分散大城市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使中小城市分享到大城市的基础设施,从而带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和谐发展。(记者袁军宝)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