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二)之二:姚中秋:为什么说“天人合一”从最深处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根性?

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二)之二:姚中秋:为什么说“天人合一”从最深处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根性?

2022年01月24日 18:4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东西问】姚中秋:为什么说“天人合一”从最深处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根性?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二)之二:姚中秋:为什么说“天人合一”从最深处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根性?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题:为什么说“天人合一”从最深处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根性?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姚中秋

  作者 崔白露


  天人关系一直是中国人重要的哲学命题。在探索这一关系过程中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成为古往今来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追求,也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国哲学中的‘天’是生生不已的万物之全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姚中秋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敬天和“天人合一”的观念,从最深处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根性,带来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包容的文明观和人本中道的生态观,使中华文明做到“可大可久”。

2017年12月,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漳村,冬季清晨的雾中,远山近水、徽派古宅、渔夫等构成的画面宛如一幅天人合一的水墨画卷。<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胡敦煌 摄
2017年12月,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漳村,冬季清晨的雾中,远山近水、徽派古宅、渔夫等构成的画面宛如一幅天人合一的水墨画卷。中新社记者 胡敦煌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脉络?

  姚中秋:理解天人关系,首先要理解“天”是什么。人类文明演进史上,有一次非常重要的精神突破,那就是伴随众多小规模群体聚合为大规模政治体(广域国家),人的信仰经历了从地方性单一神灵崇拜到兼容性多神崇拜体系的突破。在西方,形成一个“主神”统摄众多神灵的宗教;在中国,五帝中的颛顼、帝尧持续进行“绝地天通”(即天上天下、神与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涉)的努力,最终形成“天”统摄众多神灵的宗教,确立了敬天之礼。

  对此,《尚书》《国语·楚语下》等典籍中都有详尽记载,如《尚书》的开篇提到“钦若昊天”,意为敬天且法天而行。此后,“天”成为中国人最大的信仰对象,敬天作为中国宗教的根基,从最深处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根性。从那时起,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与政治共同体诞生。所以,把敬天作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来理解,基本上能把握中华文明的根性。

  中新社记者:从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到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许多学者都对“天人合一”思想作出高度评价。您如何解读“天人合一”?

  姚中秋:“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观念,深入人心。要准确理解其含义,需要回归经典。孔子道出了天的性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中国哲学中的“天”是生生不已的万物之全体,神灵、万物和人均在其中。天的根本属性是不言,无人格性。因此,孔子形容“唯天为大”,天至大无外,一切皆在天之中。

  因此,“天人合一”既是一个事实描述,人在天之中,人与天处于合一状态;也是一个道德诫命,天生人,赋予人以“天性”,即生、长,这是人的“天职”。《中庸》开头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即是此意。人类努力向上,就可以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由近及远,最终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生命境界。当然,这是一个永无穷尽的过程。

2017年1月,苗族舞剧《蝴蝶妈妈》在贵州省贵阳市大剧院首演。该舞剧围绕“生命”这个永恒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尊崇以及对“天人合一”的永恒歌咏。<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贺俊怡 摄
2017年1月,苗族舞剧《蝴蝶妈妈》在贵州省贵阳市大剧院首演。该舞剧围绕“生命”这个永恒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尊崇以及对“天人合一”的永恒歌咏。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中新社记者:历经数千年历史变迁,“天人合一”思想得以传承并不断发展,蕴含着怎样的文明逻辑?

  姚中秋:敬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命,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全部。我们日常生活、政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词汇都有“天”字,比如天下、天道、天子、天命、天赋、天性、天籁等。我在此谈两点认识。

  第一,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生命观。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勤劳、积极向上?根源在于敬天的信仰,《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不已,人在天之中,也应行而不已,积极向上,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第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天的特征是至大无外,涵容一切。宗教上,天涵容一切神灵,包括外来神灵。世界其他宗教传入中国后,都融入中国并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中国历史上也从未发生宗教战争。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值得去认真研究。如何解决当今世界看似无解的宗教冲突,中国人的敬天信念会是一个方向。

  政治上,中国在长期历史中形成多元一体民族共生格局,大部分时间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一政治实体。几千年里,这个共同体吸纳不同民族,成就了中华民族之大。同时,中华文明“王者无外”,对他者持包容态度,积极接纳外来知识、技术、艺术甚至习俗。正是靠这种敬天所带来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做到了“可大可久”。

2021年12月,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会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刘冉阳 摄
2021年12月,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会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记者:西方世界如何看待天人关系?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何异同?

  姚中秋:中国以外绝大多数文明所信仰的都是人格神,是具体的超越性存在者,突出表现为对人说话,如《圣经·旧约》开篇写道:“神说还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神在人和万物之外,有其独立之体,因此西方神、人截然两分,绝无可能“神人合一”。神对人拥有绝对权威,通过言辞对人颁布完备的律法,可以惩罚人,人必须绝对服从。这样一来,信神成为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宗教问题就成为西方文明的核心问题,以至于亨廷顿这样的大政治学家也跌入“文明冲突”就是“宗教冲突”的思想陷阱。

  比较不同文明可以更清楚理解天的性质。中国的天不同于古希腊人、罗马人崇拜的主神,也不同于犹太教、基督教崇拜的唯一真神。天是生生不已的万物之全体,人在其中,天亦不言,所以对于天,其实无可信仰,中国人只是取法于天、自主生活而已。因此,中国人的生命是高度自主的,人生、社会、政治问题最终都要靠人自己解决,所以中华文明始终以人为中心。

  因此,中西方文明所崇拜的最大对象是不同的,一个是天,另一个是人格神。理解中西文明的区别,最后都可上溯到“天”没有人格、“神”却有人格这一点上。

  中新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天人合一”在当代有何新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何种借鉴?

  姚中秋:以敬天为中心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有许多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唯物主义精神。天人合一观念下,天是生生不已的万物之全体,没有另一个超验世界;中国人崇拜的神也是“唯物”的,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祖先、圣人是人,神的世界是远方的人、物的世界,没有绝对意志或全知全能。

  第二,将平等作为根本政治价值。“惟天地,万物父母”,天生人,人在天之中相互平等。早在战国、秦朝,通过建立郡县制的直接统治机制,消灭各种贵族力量,中国在政治、法律上实现了所有国民的身份平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是古今中国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价值。

  第三,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天人合一”观念其实也代表中国人热爱生活、热爱生产的态度:人的“天职”是生生不已,应积极劳动养活自己;政府的根本责任是让老百姓活得更好,生养后代。大禹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为此,政府要“正德、利用”,即发展生产力。

2021年5月,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龙脊古壮寨举办一年一度开耕节,村民在梯田上开展偶耕、挖田、砍田基等传统农事活动。<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潘志祥 摄
2021年5月,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龙脊古壮寨举办一年一度开耕节,村民在梯田上开展偶耕、挖田、砍田基等传统农事活动。中新社发 潘志祥 摄

  近代以来,中国接受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这一融汇中西、与“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武器,中国在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体系中实现独立和国家发展,并致力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前面提到的包容性、平等、发展生产力等问题。

  此外,敬天、天人合一的观念,亦是中国人生态观最深刻的哲学基础。宋儒张载在《西铭》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同出于天,天地间万物均与我相关,因此要“仁民爱物”。同时,中国的生态观也注重人本立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需利用天地所生之万物,但人是万物之灵,要对子孙后代、天地万物负责,通过自我约束,顺物之性而用之,实现人与万物“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这就是人本的、中道的生态观。(完)

  受访者简介:

  姚中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研究经学、历史政治学、现代世界政治体系理论。出版西方法政译著十余种、中国经史研究著作多种。最新出版著作《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可大可久:中国政治文明史》。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