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又是枫叶正红时 寻访孙中山三次履京的流光碎影(2)

2006年11月12日 08:01

    前门火车站

  老钟楼大钟细数过他的生命时刻 如今却已没有表针

  在前门东大街东侧,100岁的老前门火车站而今只是一个空壳了。但它真是很好认,尤其夜晚亮起灯来,很美丽。

  它是中国第一座火车站,欧式的建筑,至今完整。大清光绪27年(1901年),于京师正阳门破土动工。1906年正式启用,总理衙门定名“直奉铁路正阳门车站”,开中国铁路客运之先河。直至1958年,一直是北京最大的车站。当年的人们,都是从这里下车进入北京的。最后的孙中山就是从这里来到和离开北京的。

  1924年10月,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孙中山接受邀请,决定北上,共商国是。11月13日,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由广州启程北上,于12月4日抵达天津。当夜病发,只得留津医治。12月31日,孙中山扶病自津抵京。

  据上海《民国日报》及上海《申报》报道:“下午四时许,专车抵达前门车站时,受到北京各界二百余团体约三万余人的热烈欢迎。”三万人欢呼、五色旌旗漫卷和二百五十六万传单漫天飞舞的景象不需想象,而更让人难忘的,或许是一个重病领袖的亲民和慈蔼。

  鹿钟麟写过一篇《孙中山先生到北京的时候》,载于1956年11月5日的《团结报》:

  当时,我是北京的警备总司令,奉冯先生(冯玉祥)命令,欢迎孙先生,并负责保护孙先生。我很担心对孙先生难尽保护之责,就驱车跑到永定门车站,想请孙先生在那里下车,免得发生意外。

  孙先生躺在车中,面容憔悴,说明他的病已经是很重了,但是他不同意我的安排,他说:“我是为了学生们为了民众而来的,请不必担心,学生挤着我也是不要紧的。”真出乎我意料之外,车进扬旗,学生的秩序立时就自动整理好了。每个人都严肃而恭敬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也没有一个人说话。

  3个月后,孙中山病逝于北京。他遗嘱将遗体葬于南京紫金山。

  四年后,1929年5月26日,孙中山灵榇由西山碧云寺起录,出正阳门至东车站。移灵送殡长列浩浩荡荡,秩序井然。两旁人行道上朝灵榇肃立致敬者,多至三十万人,为北平空前盛举。

  28日抵浦口,同日渡江,安抵南京。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孙中山灵榇安葬于紫金山中山陵。

  今日,前门火车站旧楼尚在,当年为孙中山细数过那些生命时刻的老钟楼大钟却没有表针。负责人苦恼地说:“谁能把大钟修好啊。”火车站里没有了老站台,成了天南海北小商贩辛苦搏命的战场。除了东西两面外墙上“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字样外,看不到一点对它历史的记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