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 瞭望:注重政治诚信建设

2006年12月01日 15:01

  中新网12月1日电 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公布了第三批6起挂牌督办的环保违法案件,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欺骗国务院七部委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被列入其中。《瞭望》周刊刊文指出,对这一案件的查办,应引起我们对政治诚信问题的思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政治诚信的问题。提倡诚信的政治人格,建设诚信的政治制度,戒除不诚信政治行为,社会诚信才有希望,政风好转才有可能,社会和谐才有基础。

  文章称,今天,诚实守信似乎已成稀缺资源,社会交往和经济生活诚信缺失现象令人深为忧虑。但我们可以说,政治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比其他领域的诚信缺失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更加根本的影响。这些年间,有的地方官员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谎报数字的行为时有所闻;在有的地方,一些弄虚作假行为已不只是官员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级机关的集体决策,不解决问题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多有所见,发生重大事故不如实提供信息,在关系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上不向群众报告实情,采取欺骗手段应对检查和监督,有的甚至达到明目张胆的程度。

  更令人担心的是,没有足够多的人将这些弄虚作假行为放在政治诚信的高度来认识,而只是视为一般的歪风邪气。在讲到诚信建设时,人们甚至很少讲到政治诚信,而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社会风气和经济行为的诚信。政治领域中弄虚作假的行为公然招摇于市,不仅使有的地方党委和政府在人民眼中丧失了基本的诚实信用形象,而且使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现象益形泛滥。可以说,政治诚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风气启衰除弊的关键问题。

  文章说,政治诚信是基本的政治道德。民无信不立,同样,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任何一个政治与行政组织,如果缺乏诚信,它就难以说得上有什么威信,就不可能赢得人心。一个人,当他的诚信形象瓦解以后,就难以被他人所认同;一个组织如果诚信形象动摇,就更加不可能得到人们由衷的支持,人们不可能将自己的命运托付于它,不可能将自己的利益寄望于它。政治不是尔虞我诈,不是欺骗哄瞒,不是相互撒谎,而是通过信任、理解和共识管理众人之事。一个官员、一级组织、一个政府,不维护诚信的政治形象,政治品格就会破产,政治道德就会崩溃,从而政治正当性就会动摇。

  文章指出,政治诚信是政治风气的基础。把政治问题仅仅理解为政治立场、政治路线上的异同应该说是狭隘的。对一个官员和一个政治组织而言,行为不端不能仅仅从“生活作风问题”、“经济问题”或一般的“不正之风”来理解,而应该视为政治问题。政治就是众人之事,公众对政治人物和政治组织的评价都是政治上的肯定或否定,而所有这些行为不端,都将损害人们对官员和政治组织的政治评价。

  文章说,良好的政风,必然建立在政治诚信之上;没有政治诚信,就没有良好的政治风气可言。实事求是、不事虚浮,艰苦奋斗、不事奢华,言行一致、不尚空谈,言而有信、不口是心非,行为公正、不偏不倚,任用公道、不政出私门,理政清廉、不贪污受贿,行己有耻、不混淆荣辱……良好的政治风气表现在很多方面,政治诚信可以说是政治行为正当的前提条件。

  文章表示,固然,有了政治诚信,也可能在执政、行政中出现不好的事情,但这可能是因为认识不清、方法不当、措施不力造成,很多时候这属于失误。但没有政治诚信,政治行为就会变得不择手段、寡廉鲜耻,各种假公济私、以私害公的行为就会禁而不止。认识到位与否,方法得当与否、措施有力与否,都变得没有意义,而且这些行为不能够被称为失误。

  文章称,政治诚信是社会诚信的示范。在一个社会中,政治风气与社会风气、政治诚信与社会诚信,不只是简单的相互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诚信的水平,会反映到政治风气和政治诚信水平中来,但政治风气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政治诚信对社会诚信的影响更加强大。

  上行下效是一种普遍起作用的社会行为方式,政治是社会生活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引导着社会发展的趋向,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当一个地方的政府为了应对上级检查而公然作假的时候,它也将被下级的作假行为所欺骗;当一个地方的政府为了显示“安全生产”而隐瞒重大死伤事故时,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当一个官员总在宣称“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又大享威福、贪腐奢靡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违心说假话;当官员能够弄假升官时,必然让很多人认为“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当官员一面力陈“心底无私”一面奔竞权门,一面讲五湖四海一面树山头搞宗派时,还怎么能要求别人对社会风气的扭转抱有信心?

  文章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政治诚信的问题。提倡诚信的政治人格,建设诚信的政治制度,戒除不诚信政治行为,社会诚信才有希望,政风好转才有可能,社会和谐才有基础。

  文章说,通过政治结构自身的纠正机制和人民的广泛监督,使不诚信的官员受到处理,使不诚信的组织得到改变,是建设政治诚信的基本途径。让政治行为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让公民们真切地感受到各级组织和官员的政治主张、政治宣告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体现。给公众一个道德的、诚信的政治,社会就会激发出强大的公共精神和负责任的政治态度。(刘洪波)


更多瞭望周刊新闻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