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科学发展观"标志中国彻底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
2007年02月19日 16:12 来源:综编


    二月十九日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小平故里四川省广安举办诗歌朗诵会纪念伟人。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2月19日电 在邓小平逝世10周年之际,《解放日报》今天刊载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文章指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它是对中国改革和现代化事业所面临挑战与机遇的积极回应,它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彻底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也开始反思仅仅以经济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方松华执笔的这篇文章说,在这一历史时期,因发展不足而产生的问题远未根本解决,而因发展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却已日益明显。传统思维和体制所遗留的矛盾正在克服之中,而思维和体制方面新旧更替、新旧交织、新旧不明所造成的矛盾则逐步加剧。

  在这些矛盾与问题中,有些是体制性和政策性的,诸如政企不分、城乡二元结构、政府公共职能缺位、社会管理低效等,它们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才能有效解决;而有些则是历史性和制约性的,诸如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素质、文化积淀和社会结构等,它们只有通过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发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因此,在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始终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在解决“要不要发展”的问题的前提下,追求“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就成了最紧迫的问题;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进而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对于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当代中国已经找到了发展之道,它不仅具有民族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


 
编辑:余瑞冬】
:::相 关 报 道:::
·邓小平辞世十周年纪念图辑
·邓小平逝后中国经历最平稳权力交接保障经济发展
·专家:邓小平逝世后十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十年
·中国探索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官员考评体系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