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揭秘中国首个核武基地:一个保守36年的国家机密(3)
2007年06月13日 04:26 来源:央视新闻会客厅



核武器基地中的情况



基地中的情况

  这段十几年前航拍的影像资料清晰的反映出当年221基地的规模与布局。几座建筑群像棋子般散落在金银滩上,一条铁路穿梭其间,将散落的棋子串联起来。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旅游胜地,对于前来参观的游客来说,他们并不知道,40年前,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他们也不清楚,这里的地下暗藏着多少秘密。其实又何止今天的游客不知道,即使对于曾经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当他们回忆那段生活的时候,听上去也依然有说不出来的神秘。

  采访221基地二分厂技术工人赵振宇:我就跟你说最简单的吧, 我加工这个产品,我不知道产品的尺寸,那是技术员掌握的,不告诉我们。他叫我下多少我就下多少(尺寸),最后加工完了,越加工尺寸越来越大。我就有点火了,这个东西你保密是保密,你这个东西我加工,我连尺寸都不知道,你叫我怎么干呢?你是指挥的,越加工尺寸越大,这不对吧,所以保密性相当严。

  其实核基地的保密程度远不止普通技术工人感受到的这些,他们还不知道,当时他们所在的金银滩,周边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事实上变成了军事禁区。就是在这样的保密情况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美国不断派遣飞机潜入中国腹地,侦察刺探原子弹基地的情报,苏联也在密切关注着中国原子弹研制的进展。为此,221基地实行了更加严格的保卫措施和保密制度。

  采访雕有珠:221禁区是1100平方公里,分了刚开始是八个哨所。八个哨点,一个警卫团,一个哨所一个班,就是第六号哨所一个排,保证禁区内的安全。

  采访赵振宇:我们二分厂大门有警卫,每个工号门前还有警卫。你不是这个工号的进不来,我们证明都不一样。

  李小萌:我听到一个说法说如果没有通行证,鸟都飞不过去。

  王菁珩:倒不是鸟飞不过去,就是有严格的保密规定,也就是保密里规定,我们每个人有工作场所的规定,比如我有个通行证,这个通行证有规定你的可以到哪个车间,可以不准到哪个车间,有规定,而且车间里面保密的车间都有站岗的,都有警卫部的战士站岗,车间有站岗以外,工号还有站岗的,我就在特殊材料车间工作,进车间大门,有一个有站岗的,必须出示我可以进102车间的章子的证件才能进去。如果我进到工号,我要搞装备,搞装备工号,装备工号又有解放军站岗,那里有一个全通的通字,我才能进去。

  李小萌:站岗的解放军荷枪实弹吗?

  王菁珩:基本是荷枪实弹。

  李小萌:这气氛真凝重。

  王菁珩:对,我们很习惯了。

  李小萌:您后来是厂长了,您那个通行证是不是可以到处走的?

  王菁珩:全通。

  李小萌:那这个证你得保存好,不能丢吧?

  王菁珩:当然不能丢。

  李小萌:您刚才讲了好多代号我发现,一般都有什么样的比如工作的内容,还是车间,包括人都会有代号来代替吗?

  王菁珩:这倒不是,工号有代替的代号,产品有代号,我们搞一个科研实验任务的时候,每个科研实验都有个代号,我们个别的知名专家,像著名的核物理学王淦昌,他到了我们基地工作的时候,接受到基地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时候,他就隐姓埋名,取名叫王金,隐姓埋名了十七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两年,大概是1978年吧,国务院任命他为二技部副部长的时候,人们才从报上看到王淦昌的名字。

  李小萌:其实在进入基地之前,王淦昌先生已经是有很大知名度的了,在这十七年当中,在任何交流的学术会议的现场,包括不管国内国外的都找不到这个人了。

  王菁珩:对,是这么个情况。他应该说,特别是他在苏联杜布纳核技术研究所任副所长,而且他所领导的小组在反西格马负超子的发现方面有突出贡献,是有可能冲击诺贝尔奖金的,冲击诺贝尔奖的,但是他回国以后,我们的刘杰部长找他谈话的时候,传达了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要把他调到从事核武器的研制工作的时候,当时部长给他三天的时间考虑,我们的王老,王淦昌同志毫不犹豫地,他说我不用考虑,我愿以身许国。我们的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就是这样无私奉献,隐姓埋名,为我国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李小萌:当时在厂区里面,大家都认识他吗?他出入的时候会不会有人关注看他?

  王菁珩:有人关注,也当时为了他们的安全,还有警卫人员。

  李小萌:这个保密工作保密到什么程度,我也看到资料说,就是你们亲手研制生产的原子弹爆炸了,成功了,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时候,你们却都并不是很清楚。

  王菁珩:有些从事技术,这方面比较紧密的,他知道以外,一般的像我们那儿有个是个政企合一的企业,青海省人民政府矿区办事处,有十三个处室,文教局,文教局就管了四所中学,四所小学,七千个学生,所以有的部门的职工并不知道第一个原子弹是从我们那儿出去的,并不知道。

  李小萌:技术部门还有生产部门还是都清楚的。

  王菁珩:生产部门也不见得,核心部门可能知道,有些部门也不知道。

  李小萌:那就像是一个汽车制造厂,每个车间都知道我做的是轮胎,我做的是内部的什么马达发动机,但并不知道最后它将拼成一辆车。

  王菁珩:这有可能,在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因为有个规定,就是你不该问的你不去问,我加工的什么用在哪儿,我不去问,我只把我这个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至于用什么,相信组织就完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邱观史】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