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反腐应关注“后院”腐败 依法缩减官员隐私空间
2007年07月18日 15:49 来源:综编

  中新网7月18日电 中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在渝作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报告时透露,“去年的贪污受贿等腐败案件中,70%的案件所涉及的贿赂是由官员家眷甚至情妇收受”。他由此指出,领导干部的“后院”,是值得重视的反腐阵地。那些一到晚上,或逢年过节,家中就热闹的官员,值得重点“关注”。

  《人民论坛》刊登张智新的文章指出,官员们“后院失火”是果,其“前院”失察甚至有意纵火才是因;其“后院起火”是现象,“前院”管理失控才是本质。

  从现象上看,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官员腐败案例都充分显示,绝大多数贪官大搞权钱交易并非自己一手完成,而是采用内外结合的“间接模式”:“后院”的家眷甚至情妇纳贿,“前院”的自己则用权办事;有时自己在“前院”并未动用权力,“后院”依然是门庭若市、财源广进;甚至确有个别干部在“前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对“后院”着火浑然不知,等到发现铸成大错,也就将错就错,动用“前院”权力回报“后院”的进贡者们了。

  文章认为,官员“后院”之所以容易“起火”,根子在于官员在“前院”潜心伺弄的,乃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公共权力,其能量之大,足以呼风唤雨、倾国倾城。一旦缺乏安全防范措施,比如有效的监督制约,或者官员有意无意地将法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抛诸脑后,“后院”的任何星星之火——对钱财的私欲等,都足以让这个危险品燃烧爆炸,使整个“后院”成燎原之势甚至火烧连营。

  看来,官员们“后院失火”是果,其“前院”失察甚至有意纵火才是因;其“后院起火”是现象,“前院”管理失控才是本质。只有官员们在“前院”手握的“危险品”被科学有效地分散、管理和监控,亦即漫无边际的权力被合理分解、明确界定,掌权行为完全被置于同事、上下级严密有效的制约和人民群众强有力的监控之下,“后院”的欲望火苗才会徒呼奈何。

  官员“后院”管理之难,并不能成为对之放任不管的理由。不过,仅靠提醒在“前院”忙碌的官员要加强管理恐是难以奏效:一者漫无边际的权力让他们的确太忙了,二者他们虽然重权在握,但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而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面对“后院”家人特别是红颜知己的需索他们自然难以抗拒。而曾经广泛推行的“廉内助”等正面宣传教育,当然也无法遏制“后院”蠢蠢欲动的钱财欲火。

  对此,归纳国内外的经验,不外乎两条:其一,通过行政伦理立法,对官员任职的亲属回避、经商兼职等详加规定,依法督促其回避利益冲突,斩断“后院”与“前院”之间的利益链条;其二,依法缩减作为特殊公众人物的官员们的隐私空间,将其“后院”置于新闻媒体和群众舆论的阳光照射之下,他们在图谋利用“前院”权力进行受贿索贿等非法牟利行为时,也就有所忌惮了。


 
编辑:李淑国】
:::相 关 报 道:::
·中纪委副书记:官员贪污受贿7成由家眷或情妇经手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