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领导"杨利伟:现在角色变了担子重了责任多了
2007年08月11日 08:56 来源:解放军报


    “航天英雄”杨利伟(资料图)。 中新社发 孙宇挺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英模小传】杨利伟,辽宁绥中人,1965年出生,1983年入伍,现任解放军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

  作为浩瀚太空迎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他是2003年中国最具轰动性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杨利伟。

  对于杨利伟来说,2003年10月15日,是个令他永生难忘的日子。“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在这一天得以实现,我有幸成为中国首位‘太空使者’,圆满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如今,4年光阴已过,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杨利伟在做什么?当记者来到位于京郊的航天城时,没想到,我们相见的地点还是4年前那个熟悉的地方——航天员体能训练房。

  这几天,北京的天气异常闷热,训练房墙上的湿度表指针已经指向“79%”。在这样的条件下,就是站着不动,也会浑身流汗。但是,杨利伟与11年前第一次走进这间训练房一样,“万米缺氧低压”、“离心机旋转训练”、“负荷加大模拟训练”等科目,一项不漏,认真完成每一组动作,运动量丝毫没有减少。他对记者说:“虽然我已经完成了一次航天任务,但不代表我完成了组织上交给我的一生任务。”

  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的杨利伟,负责航天员的训练、日常管理等工作。除了自身的体能素质一刻也不能掉队外,还要参与许多科研和决策层面上的工作。采访中记者发现,杨利伟与家人之间也开始互发问候信息。这是从前很少见的。他笑着说:现在角色变了,担子重了,责任多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少了,很多时候只能和家人发短信联系了。在杨利伟的办公室里,《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解剖生理学》、《星空识别》……十几门课程的书籍摆在案头,飞船座舱模拟图挂在墙上。“天上一分钟,地面十年功。”这句话用在杨利伟身上,可能再恰当不过了。

  当“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成功发射作为辉煌留在我们记忆当中时,“神舟”七号、“探月工程”等振奋民族精神的航天工程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为了迎接祖国的挑选,杨利伟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投入紧张、系统的训练准备工作中。

  熟悉杨利伟的人告诉记者:“杨利伟确实毅力惊人。虽然当了领导,但有关航天员的8大类58个专业学习训练任务,他都次次参加,并在综合技术考核中名列前茅。”

  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杨利伟用行动诠释着“航天英雄”的卓越内涵。(记者赵波)


 
编辑:张哉麟】
:::相 关 报 道:::
·全军英模代表杨利伟:苦练精兵捍卫国家主权
·中外宇航员空间大学“论剑” 杨利伟最想去月球
·杨利伟等中外航天员聚首国际航天员论坛
·全力备战完成前四任务 国足:向刘翔杨利伟学习
·航天英雄杨利伟透露:中国正着手制定《航天法》
·航天英雄杨利伟激励青年:信念是成功的源泉
·杨利伟:中国航天器与国外航天器处于同一水平
·杨利伟:中国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只是时间问题
·杨利伟:中国航天器与国外航天器处于同一水平
·杨利伟:中国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只是时间问题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