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老百姓骂娘不可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青年报:老百姓骂娘不可怕
2009年01月13日 08: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经常听到一些议论,说现在的老百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专门与“官”对着干。他们想不到,老百姓冲我们骂娘,这是因为老百姓还把我们当“娘”。我最大的担忧是,如果我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继续坏下去,整个社会失去公平正义,他们还会不会把我们当“娘”!(《扬子晚报》1月12日)

  这是中共江苏泰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国华在一篇文章中的几句话。陈书记不愧是一名清醒、理智和有着危机意识的官员,对“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有着别致而诚恳的诠释。需要厘清的是,老百姓冲官员骂娘中所谓的“娘”,未必是把官员当父母官,而更多是现实意义中的唾骂和不满之辞,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老百姓骂娘是不满的表现,说明政府工作还不够完善。而且,这既是公民言论自由,也是公民行使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一种体现。有论者说,“不给政府添麻烦”一说深入人心,然而,假如人人都没有麻烦去添,还要政府干什么?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对老百姓正常的诉求厌恶或不屑一顾,避之惟恐不及,不乏恶言恶语,甚至粗暴对待。

  由此,笔者想到了去年的几起群体性事件,瓮安“6·28”事件起因于一名当事人的非正常死亡,深层原因则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语)。

  云南孟连事件中,当地官员也是“将群众利益纠纷错误定性为农村恶势力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云南省纪委副书记郭永东在通报“7·19事件”时说,此次事件表面是警民冲突,实质是胶农与橡胶公司长期的利益纠纷,当地党委、政府没有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导致胶农对橡胶公司积怨日深,最后转化为对基层干部、党委和政府的不满。

  如果上述这些群体性事件中的相关官员能理性地正视老百姓合理诉求,采取温和而富有诚意的措施解决老百姓难题,而不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老百姓又怎会无事生非、无理取闹?陈国华说,如果我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继续坏下去,整个社会失去公平正义,他们还会不会把我们当“娘”!其隐含的信号,耐人寻味。

  骂娘也是释放怨气和自我减压的方式。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老百姓不骂娘了,表面心如止水,其下面则往往汹涌着澎湃水流,积郁过久后的释放就未必是骂娘了,可能会采取激烈方式。如果官员再置若罔闻或使用恶劣语言和粗暴工作方法,就会提前引爆群体性事件。正如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言: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在其他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正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正常表达的情况下发生的,或者说常常是无奈中的选择。当一个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借助于一个偶然事件的导火索,许多被压抑的利益要求集中表达出来。(《北京日报》2008年12月18日)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日前,各地党委、政府已经授权《人民日报》驻地记者站发布了31个省区市的社情民意通道,有此受理方式在手,老百姓可有效表达诉求、可少骂娘,但根本之道则需要官员树立正确“官念”,不仅勇于接受老百姓的骂娘,更要化解老百姓骂娘背后的症结。(王石川)

【编辑:宋方灿
    更多国内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