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苏丹维和官兵忆与毒蛇食人蜂相伴的日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首批苏丹维和官兵忆与毒蛇食人蜂相伴的日子
2009年01月16日 09: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因战乱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一度让达尔富尔成为世界的焦点。2007年11月,由联合国授权,中国向该地区派出了首批315人的维和工兵分队。

  达尔富尔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维和官兵到底经历怎样的惊险,他们身处异国他乡内心有什么感受,执行任务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让我们来听听刚刚执行完维和任务顺利归国的官兵的亲身经历吧。

  初进达尔富尔

  讲述人:王飞(警卫中队战士)

  2007年11月24日,经过近18个小时的飞行,我们抵达苏丹南达尔富尔州首府尼亚拉的国际机场上空。透过舷窗,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成片的土坯房,屋顶盖着稻草,黑乎乎的,很矮;崎岖的小路上不时有几辆毛驴车通过,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

  出了机场,我们乘车前往过渡营。过渡营,英文缩写为FOB,位于尼亚拉东北侧,距市中心约6公里,距尼亚拉国际机场约5公里。由于赴南达尔富尔的维和部队都要在这里“过渡”一下,然后再部署到相应的执勤点,所以叫“过渡营”。

  当天,我们12个人住进了一个帐篷。累了一整天,本想睡个好觉,谁知刚入睡,突然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枪声。

  我们不敢有半点迟疑,迅速按照在国内的演练程序,将防弹头盔和背心穿戴整齐,枪支领取到位,依托帐篷四周有利地形加强警戒。

  密集的枪声大约持续了七八分钟,随后便是零星的枪声。这一夜,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很困、很累,但没有一人能够入睡。耳边的枪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和危险的存在。

  毒蛇、蜥蜴和蝎子现身营地

  讲述人:周国民(军事组组长、作战参谋)

  在过渡营区待了一个多月后,2008年1月,联非达团(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特派团)官员为中国维和部队规划了营地。本以为至少是个简陋的住处,可到那地方一看,我才知道所谓营地,不过是一片荆棘,灌木丛。一条干涸的小河横穿营区,河道两边堆满乱石,人员、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更别说住人了。

  由于装备还处在从中国到非洲的海运过程之中,官兵们没有机械就用双手清石块、拔灌木。没想到,在施工的过程中,官兵们竟从灌木丛和乱石中先后发现23条毒蛇,还有数不清的蜥蜴、毒蜘蛛和长达15厘米的毒蝎子等。若不是组织严密,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据通报,这里的蛇、蜘蛛、蝎子的毒性很强。一名尼日利亚维和女兵不幸让非洲霸王蝎蜇伤,两小时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建好超级营地,先遣官兵加班加点忙着挖地基,打地桩,修工事。当时,达尔富尔热得出奇,不但温度高,而且风沙大。沙尘暴经常袭来,沙子打在脸上特别痛。加之达尔富尔地区纬度低,阳光接近直射,光线特别强,长期在强光下工作对人的眼睛损伤也特别大。为此,官兵们把背心、内衣改造成面罩套在脑袋上,再戴上墨镜和口罩来防风沙和高温,看上去如同游戏中的“CS特警战士”。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超级营地基本建成,但由于海运物资输送缓慢,板房器材6个月后才抵达,这使得我们先遣官兵在低矮的帐篷中整整生活了6个多月。大家无法想象,在地面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帐篷内气温高度60多摄氏度的情况下,我们是怎么熬过那段漫长岁月的。

  2008年7月下旬,随着板材的到位,超级营地很快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了板房、装了空调、安了路灯、焊接了大门,刷上了标语,搭建了阅兵台,铺设了活动场地,我们终于有个家了。

  风雨卡尔玛

  讲述人:上官林宏(维和工兵分队队长)

  卡尔玛难民营有十余万难民,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位于尼亚拉市东南15公里处,内部居住的难民成分复杂,素有“火药桶”之称。

  2008年8月25日这里发生了大规模流血冲突,30多人死亡。为制止类似情况再度发生,联合国决定由联非达团在该难民营派驻一支160人的常驻维和力量,其营地建设由我们分队负责。

  9月10日,是卡尔玛难民营常驻维和部队部署基地建设第一天。早晨一起床,就感到天阴沉沉的,看来,今天又要下雨了。吃过早饭,我们发动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自卸车等近20台设备前往施工地点。车行10公里,乌云压顶,豆大的雨点随即而来,能见度不足5米,怎么办?是返回营区还是待雨势稍小继续前进?

  通过对讲机,我和副大队长徐汉发商量后感到,卡尔玛难民营的形势世人极其关注,如果首次施工半途而废,可能会严重影响我分队乃至我国我军形象。

  冒着小雨,车队继续行进在茫茫荒野之中,警卫分队则保持着高度警惕。“701,701,715报告,前方20米外路边有人跑动,怀疑手中持有武器!”正当车辆向前开进时,警卫中队中队长陈占元报告。一时间,紧张气氛在车队弥漫。

  由于路况极差,30公里的路程,车队居然艰难行驶了3个多小时,直到上午11时30分才抵达部署基地。官兵们顾不上休整,简单吃上两块饼干,喝了两口水就立即展开工作。

  雨后天晴,太阳显出其更加狂暴的一面,整个营区没有一片阴凉儿。官兵们挥汗如雨,都在努力争取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程作业任务。

  在随后的25个工作日,任务区先后发生了“9·29”卡尔玛难民营直升机坠毁事件,“10·6”尼日利亚巡逻分队遇袭事件等。但我们从未长时间中断过施工,直到部署基地建设完毕。

【编辑:吴歆
    更多国内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