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炮兵“撒手锏”武器系统形成战斗力(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南京军区炮兵“撒手锏”武器系统形成战斗力(图)
2009年02月03日 10:34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郭维虎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春节前夕,我军对一种“撒手锏”武器系统及其形成战斗力情况悄然揭秘。

  在南京军区某炮兵团,数十名来自首都新闻界的记者,被这套武器系统的巨大威力和官兵驾驭这套武器系统的精湛技艺、高昂士气所震撼。

  大漠戈壁,百车千人,万里机动,利剑出鞘。一段段实弹射击录像,展示了该团官兵熟练掌握这种我陆军目前最先进主战装备,短短几年时间取得的辉煌成果。该团在全军同类装备部队中参加实弹射击的装备和人员最多,命中率最高,实现了万里机动“零事故”,实弹发射“零故障”,在远距离机动、实弹射击、规范化训练等方面,创造了全军5项第一。

  团长丁仕夫、政委潘学军深有感触地说,一台台高技术装备开进营区,在官兵头脑中卷起一次次思想风暴。“撒手锏”武器形成战斗力的过程,就是团党委带领官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解放思想,在观念和行动上实现“破与立”的过程。

  破除“有了新装备,自然有地位,不要急、慢慢来”的等待思想

  使命意识催生发展动力

  新装备刚列装时,摆在团党委“一班人”面前的现状是:营连指挥员有15人只有中专学历,13名技术干部有11人专业不对口,86个关键岗位人员80%是半路出家,26名维修骨干一半勉强可用;缺教材、缺器材、缺库房、缺训练场地……

  “常委炮班”第一次组织训练,一名常委因事迟到10分钟。团长丁仕夫、政委潘学军责令他做检查,这名常委感到委屈:“干吗小题大做?有了新装备,自然有地位,一口吃不成胖子。”

  很多同志不同意他的看法,大家认为:党和人民把“撒手锏”武器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决不能有辱使命。这名常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多次主动把自己作为“典型案例”,教育官兵引以为戒。

  忧起来、急起来、紧起来,成了全团官兵的自觉行动。

  “要取得领导‘撒手锏’部队建设的‘资格证’,就必须当好科学推进战斗力建设的领路人。”团党委“一班人”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放在心头,“常委炮班”带头先学先练,每月考一次,考核成绩张榜公布。常委人人立下军令状:“3个月学不会,在全团官兵面前做检查。”

  团长丁仕夫去某基地参观学习,熬了一个通宵,将3万多字的装备资料一字不漏抄了回来。

  新装备总设计师到团里调试装备,丁仕夫觉得是个拜师学艺的好机会,总设计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钻车底、攀炮架、查电路,每一步、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位总设计师感慨地说:“丁团长,你可真是‘盯得紧’啊!”不到半年时间,丁仕夫成了名副其实的新装备“大师傅”。

  政委潘学军在边防部队代职,生怕回来跟不上趟,代职一年间,他通读了14本新装备教材。他还利用送退伍兵回内地的机会,赶到装备生产厂家和研究所,了解设计原理,观摩装配流程,对关键技术、关键部位反复琢磨。代职回来,他参加“常委炮班”月考,成绩优秀。

  如今,8名常委个个上装能操作、上场能组训、上网能作业、上阵能指挥。团长、政委双双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

  部队信息化知识欠缺,他们在军区部队率先建起覆盖全团、连通班排的营院综合信息网,达到“连连有网页、人人有网位”,搭起了官兵学习掌握信息化知识的平台。目前,全团干部全部通过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所有士官拿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80%官兵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全团新装备主要操作手培训周期缩短一半时间,优秀操作手比例占80%。以前团里向上级要人才,到厂家挖人才,现在已向兄弟部队和有关院校输送人才30多名。这个团先后被评为全军“先进团党委”、“军事训练一级团”。

  破除“宁可不动手、也要不出丑,宁可不出彩、也要不出事”的保守思想

  大胆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第一套新装备接装时,从驻地火车站到营区途中,尽管有厂家伴随保障,但还是差点导致发射车的发动机烧毁。刚上装操作训练,几乎每次都有操作手按错键,造成指挥终端死机或训练程序中断。一次,新装备火控系统发生故障,修理分队没人敢动手,求助千里之外的厂方,专家“飞”来只换了一个小元件就解决了问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全师选调的15名优秀火炮牵引车驾驶员,集体打报告要求回原单位,理由是“出了问题负不起责任”。面对价格昂贵、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新装备,官兵训练中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一度出现了怕出事、怕出丑、怕损坏新装备的“三怕”现象。

  没有新装备盼新装备,来了新装备怕新装备。这个问题引起团党委“一班人”深思:党委是部队战斗力建设的主心骨,不仅没有退路,而且还要给官兵引路。

  新装备训练“允不允许出点问题、训出问题怎么看”,他们组织正反方进行辩论,破除了“宁可不动手,也要不出丑”、“宁可不出彩,也要不出事”等保守思想。

  “训出小毛病不是问题,不敢训练才是大问题,只要科学练就不会出问题。”全团上下形成了科学训、科学练的浓厚氛围。

  为帮助官兵科学认识新装备,团里专门从厂家、科研单位聘请6名专家教授,给官兵系统讲授武器装备原理,建立远程网上会诊系统,出了故障能及时提供技术指导。

  机关对每一个训练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特别是对多方式长途机动、生疏地形实弹射击等11项内容认真分析评估,梳理出4个阶段17个方面的80个“风险”,并制定对策措施。

  团参谋长汪辉雷带领各专业骨干,编写了10套36类新装备教案、课件,拍摄制作6部教学录像片,为部队训练提供了范本。他们开发出全军首套该装备训练模拟系统,探索出主要操作手训练打破建制、协同训练打破程序、实弹射击打破序列的“三个打破”训练法。

  一个个障碍扫除了,9名原想打“退堂鼓”的老装备操作骨干,主动要求担任新装备火控操作手;15名要求调回原单位的火炮牵引车驾驶员主动收回申请书。宁可平时丢面子,也不能在未来战场上掉链子。2007年8月的一天,团队进行实弹射击演练。实弹射击前半小时,射击地域天气突变,刮起了风沙。

  “风沙太大,无人机图像传输稳定性难保证,实景图像有可能因沙尘遮掩影响观摩效果。”无人机队队长提醒。

  面对恶劣天候,有人出了个点子:总部领导在现场观摩,要不要把以前拍摄的实景图像切换上去,替代无人机实时传输。团领导严肃指出:绝对不能这么干,今天演习场上怕这怕那,明天战场上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为保证图像传输效果,团领导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技术问题,不仅实时传回了“万箭齐发”的壮观景象,而且积累了恶劣天候条件下无人机飞行和通信保障经验。

  破除“靶子打中了,旗子扛到了,战斗力就形成了”的糊涂思想

  着眼打赢确立发展标准

  新装备列装不到半年,团队开赴大漠戈壁进行实弹射击,成功打响同类新装备全军“第一炮”。返回营区,作训股起草了一份实弹射击情况报告,把成绩写得很满。团长丁仕夫和政委潘学军审阅后,在“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下面划了道粗粗的红杠、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他俩找来几位报告起草人,严肃地说,报告不能这么写,虽然打响了第一炮,但是离形成战斗力还差得远。

  两位主官一合计,把这件事拿到部门以上领导会议上剖析,大家摆了诸多现象:为片面追求命中率、优秀率,确实存在电磁干扰选择越小越好、目标设置选择最佳射程、气象条件选择风和日丽等情况。这样,即使次次都打“满堂红”,战斗力也没有实质性提高。

  “靶子打中了,旗子扛到了,战斗力就形成了”、“不管训练环境如何,命中目标就是胜利”等糊涂思想破除了,瞄准实战、从难从严、打赢至上的思想牢固确立起来。一次,总部赋予他们新装备效能试验任务。有人建议要选最好的炮、最优秀的射手来完成,并拿出了一套方案。

  谁料,丁团长、潘政委把方案改得面目全非,决定让没有打过实弹的装备和没有发射过实弹的操作手上阵。

  有人劝团领导没必要冒这个险。团领导耐心解释:实弹射击机会难得,现在这个方案,可以让更多的装备接受检验,让更多的操作手得到锻炼,尽管有风险,但这个险冒得值。

  目前,该团所有的新装备和主要操作手全部打过实弹。

  近年来,团里每一次制定训练计划方案,都严格按照训练大纲要求,确保训练难度和强度;每一次遂行训练和实弹射击任务,都把最大风速、最大射程、最差能见度、最复杂电磁环境等因素充分考虑进去;每一次完成任务后,都把梳理问题、查找薄弱环节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2008年秋季,部队实弹射击回来,由于任务完成出色,好评如潮,少数官兵沾沾自喜。团党委非常清醒,专门安排时间,自下而上、翻箱倒柜,透过成绩找差距,透过荣誉看问题,查找出20多个问题,并确定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表、责任人。

  战斗力建设提升的过程,就是思想观念“破”与“立”的过程。在一次次思想交锋中,团队迈上了科学推进战斗力建设的轨道。

  一位军委领导视察该团后,高兴地说,好装备交给你们这样的好团队,我们放心。(欧世金 代烽 丁广阳 王余根)

【编辑:吴歆
    更多国内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