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建面临新使命 须满足民主需求根治三大症状(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共党建面临新使命 须满足民主需求根治三大症状(3)
2009年09月14日 10:2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多渠道满足日益增长的

  “民主需求”

  党员社会身份的变化与社会利益群体分化,导致党员对党组织的心理认同复杂化,当前社会整合、党内认同整合比较适用的途径、方式就是建立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整合机制。

  党像重视党员群众“民生需求”那样,高度重视“民主需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基层对党内民主的探索进入活跃期,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后,广大党员群众对党的自身建设充满新的期待,党员群众要求参与民主、实践民主的愿望比较强烈。尤其是今年“七一”前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推进党内民主和公布十七届四中全会主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后,网民都给予了热烈回应。

  分析相关信息的网民跟帖不难发现,部分网民从反腐败的角度热议党内民主建设,认为发展民主是遏止腐败高发的利器。正如网民在网上关注党内民主一样,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包括群众都对推进党内民主给予很高的关注。一些进行“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的地区,党员参选率都在80%以上。在党员满意度测评中,“直选”等党内民主试点选项满意度最高,达到了95%。一些地方还用“党建创新奖”等形式对基层的探索给予鼓励和支持。

  从基层看,党员群众的“民主需求”具体而真切,且热度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希望通过选举或选择产生自己信任的“当家人”;二是希望通过民主的方式解决决策失误、分配不公、机会不均等普遍关注的问题;三是希望通过直接参与,实现主体地位,主张属于自己的权利。基层党员最欢迎从以下方面推进党内民主的探索:党员权利对党内权力约束的实现路径;成本适度、效果显著的干部竞争性选举形式;干部能上能下的民主实现形式;党员、党代表、党代会的权力授予民主形式;以监督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民主实践。

  党需要更加重视基层民主探索。正如一些研究党内民主的专家所言,现阶段,党内民主发展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而不是以理想为导向的,因此,问题和矛盾、冲突表现最突出的地方,往往是党内民主改革和创新的生长点。而基层党组织处于执政党与社会的交界处,处在执政党与群众的接触面上,也是执政党的政策和主张的直接执行者和贯彻者,因而很多矛盾冲突在基层表现得最突出,这些矛盾和冲突直接推动着基层党组织进行民主创新。

  党内民主正处在由单项突破向系统性推进转变的关键时期,党内民主需要更高层面的战略规划和自上而下的系统运转,在丰富的民主实践中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培育党员的主体意识。当前,要看到各级“一把手”的民主素养和推进民主建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党内民主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因此“一把手”的民主能力建设需要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各类干部培训要引入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容,把党的建设的知识和民主知识作为基本知识来掌握,在干部提拔环节要引入党的建设基本知识测评,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二是把民主和公开作为监督“一把手”的重要制度加以运用,并把驾驭民主的能力和推进公开的做法作为衡量“一把手”是否胜任岗位的重要考核指标,引导“一把手”自觉提高民主建设能力;三是切实提高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意识,以党员的“民主需求”推动各级党政班子重视民主决策、尊重党员民主权利。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