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黄埔】郭沫若之女追忆父亲:有笔的时候提笔,有枪的时候提枪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3日 12: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黄埔军校。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中新社推出百人口述历史系列专题片《风起黄埔》,全球寻访100位具有代表性的黄埔校友及后裔,聆听先烈故事,追寻先辈精神,以此更好地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

  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打响。行军队伍中,有这样一个身影,一副眼镜,一身戎装,他就是当时已在文坛颇有建树的郭沫若。行军途中,郭沫若与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配合默契。负责宣传工作的他总能鼓舞战士们的士气,屡获提拔。郭沫若之女郭庶英说,父亲是为了民族国家,参加了北伐。“革命军事活动需要,他就会贡献他的力量,站到队伍的前头。”

  在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国共两党决定在武汉建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兼任分校校长的邓演达特聘郭沫若,担任军校政治教官。“从前他们经常用演讲等方式,希望让年轻的黄埔战士们能够在武装斗争中、在时代的发展当中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此后,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郭沫若以笔代枪,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郭庶英回忆,父亲曾说过这样的话“有笔的时候提笔,有枪的时候提枪,这是最有趣的生活。”

  记者 程宇 李晨 王潮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卢岩】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