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华报:全球化模式转变带来财富重新配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欧华报:全球化模式转变带来财富重新配置
2009年02月04日 14: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4日电 西班牙《欧华报》日前刊文说,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模式的转变,这就是传统文化正在被具有新的文化特质的网络文化所取代,这种模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财富资源的重新配置。

  文章摘录如下:

  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蔓延,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无奈,也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

  美元贬值,为什么会让中国公司的股票下跌?美联储加息,怎么就引来了欧洲和日本的一片诘难?而俄罗斯与乌克兰为天然气干架,欧盟的首脑们为何一筹莫展?一些相隔万里,看似风马牛不及的事件,就这样被联系在了一起。地球正在变小,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年代。

  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当今的世界,是怎样如此紧密地联为一体的?把50年代出版的世界地图拿来,与最新版的世界交通图做一下对比,你会找到一部分答案。地球的表面,现在正被一张越来越密的大网所覆盖:它们是公路、铁路、水上航道和空中航线。地图工作者从中看到的,可能是交通事业的巨大发展,而对经济学家来说,他们更可能体味到其中的无限商机。

  伴随着这张网的越织越密和它的快速延伸,市场的范围在急剧扩大,距离已不再是主要的问题,因为运输速度在按几何级数递增,而费用则同比例地递减。用不了20个小时的时间,南美的香蕉就可以送到巴黎,而以色列出产的草莓,摆在悉尼的消费者面前的时候,上面很可能还沾有早上采摘时的露珠。回想一下我们的祖先,他们沿着丝绸之路,赶着驼群,穿越西北的无人区,长途跋涉到达地中海地区,他们能运送些什么?大概只有丝绸、瓷器和香料之类的东西。

  不用查阅有关的文献,我们完全可以想见,那个时候,他们所能运送的物品太有限了。然而今天,借助万吨货轮,中国的钢铁公司可以从智利进口铁矿石,通过输油管线,中东的石油可以直接输送到美国。现代化运输系统的“胃口”太大了,没有什么东西是它吞不下,消化不了的。有了如此强大的运输网络,世界市场还有严格的地理边界吗?

  现代通讯网络在地图上看不到,但它把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借助于它,全球各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东京、法兰克福,早已联为一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交易。用不了几秒钟的时间,最新的金融信息就可以发布到全球,金融巨头们跨国调度成千上万亿美元的资金,也许比你转动一下书桌上的地球仪来得容易。

  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把整个地球橇起来。如果我们把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看作是他所说的杠杆,那么,谁是橇动地球的巨人呢?跨国公司。据统计,目前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产值的40%,国际技术转让的30%和国家贸易的60%。它就象一个巨型的章鱼,把触角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将整个世界市场玩在掌股之间,哪里的生产成本最低,就在哪里生产,哪里的销售利润最高,就在哪里销售。产品的产地已无从辨别,比如福特公司的汽车,在德国设计,在韩国生产制动装置,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加拿大生产自动驱动桥,在澳大利亚生产2.0升发动机……从设计到装配竟然涉及8个国家!

  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更是纵横捭阖,独步天下,兼并浪潮风起云涌。前些年,英国电信公司兼并美国MCI通信公司,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合二为一;波音兼并麦道,荷兰国际集团(INC)斥巨资收购比利时布朗贝尔银行;去年戴姆勒-奔驰购并克莱斯勒的余波未消,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又动用10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排名第八的信孚银行,埃克森则以738亿美元买下了美孚,从而缔造起全球最大的石油帝国。

  全球化意味着什么?比如中国和印度来说,它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不断增加的就业,意味着经济的繁荣和收入的增长。粗通历史的人都知道,马歇尔计划是经济全球化的“起点站”,同时也是欧洲复兴的点火器,而关贸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因其开创的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一度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美国作为这个体系的管理者,曾经为发动机添加了最初的燃料,当然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令人遗憾的是,当初的发动机现在已经失灵了,不过,全球化的前景并未因此而黯淡,它虽然不能保证给未来的世界各国都带来新的繁荣,但谁又能否认,如果不主动融入这一潮流,将来不会被历史抛得更后更远呢?

  当然,全球化创造了机会,它也带来了风险。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亚洲四小虎都曾经是位弄潮的好手。不幸的是,浪潮挟裹着巨大的破坏力,转瞬之间又把它们一个个从经济的秋千上甩了下来,昔日的“亚洲四小虎”,一下子成了“亚洲的病猫”。

  是的,到今天为止,各国经济界对全球化,一直是有争论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和本国的资源进行产业升级。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集中资金与技术的优势,生产高端产品。萨缪尔森曾经用最好的律师同时也是打字最快的人,却不亲自打字的例子来形容世界的分工。

  整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生产所有的产品,所有的国家都只生产一部分产品,然后在国际市场用本国的商品换取本国不生产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不了高端产品,发达国家不生产低端产品。于是,发展中国家用自己的低端产品,向发达国家换取高端产品。

  于是,就有了中国买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典故。对中国来讲,大量的劳动成果,在世界上被廉价的出售。即使这样,在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上,仍然讨论激烈,顾虑之一就是担心影响拉动中国经济的出口和国外直接投资。毕竟,与中国在类似经济水平上的发展中国家还很多,人民币升值就是把出口和直接投资的机会让给那些国家。

  穷人就是这样,廉价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还怕卖得贵了,没人买。当然,有些国家连生产衬衫的能力也没有,只好卖资源。

  从大的方面说,网络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进展,全球化又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模式的转变,这就是传统文化正在被具有新的文化特质的网络文化所取代,这种模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财富资源的重新配置。(龙井石)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