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小“香蕉人”回国探亲记

2006年07月25日 16:05

  来加拿大八年后的一天,先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思量着回中国度假——是拖家带口回去呢,还是一个人天马行空回去,先生对此难以做出抉择。就在此时,七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吵吵闹闹着从楼上跑下来,七嘴八舌地相互告状。“Daddy,姐姐said no boys allowed in 她的屋。”“Daddy, 弟弟messed up我的屋。”不知怎的,对这早已习以为常的中英混合语,先生突然变得很在意,“你们说的是哪国话?看样子应该带你们回趟中国,好好学学中文。”

  女儿和儿子出生在加拿大,属CBC (Chinese Born Canadian)一类。 对于从未涉足中国的他俩来说,一听到“中国”二字,他们就只想到黑头发,黑眼睛,包饺子,炸春卷,写图画字。当听说要去(不是回!)中国,他俩一副很矛盾,很忐忑不安的样子。我们呢,兴奋之余,也有担心,担心他俩会有很多的不适应。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旅行竟令他俩回味无穷。一年都过去了,他俩还常常津津乐道其间发生的一些趣事呢。现摘两则与大家同乐。

  献给奶奶的生日礼物

  按中国习俗,应该说是“献给外婆的生日礼物”,因为过生日的是我母亲大人。可老太太坚持要被称为奶奶,理由之一是“外婆”这一称谓带一个“外”字,显得生分,老太太尤其怕这俩讲话叽里咕噜的“外”孙跟她生分了。理由之二是“你们加拿大人不是不分内外,统一叫Grandma 吗?”。在女儿和儿子记事前,老太太曾到加拿大照顾过他们。尽管如此,乍一见到奶奶,仿佛从天而降,他俩还真有点生分。当然,从天而降的不光是奶奶,还有爷爷和一大堆亲人。

  在中国逗留期间,碰巧是母亲大人六十大寿。令我深深愧疚的是在离开加拿大时,我没想到这一点,因而没有任何准备。当日子愈来愈近,我正为送什么礼物发愁时,却发现女儿和儿子鬼鬼祟祟,忙忙碌碌。

  女儿在糖衣炮弹下正学着小提琴。每天练一次琴就像登珠峰那么难。那些天,我却发现女儿大有登山如履平地之势 —— 一天多次拿出琴,离开他俩最爱看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躲到书房里练琴。我正为自己的高压教育初见成效而窃喜时,又发现了另一桩怪事 —— 女儿练琴从来都是要把爱捣乱的弟弟赶出来的,可那些天,每次女儿前脚走,儿子后脚跟,一个手里拿着琴,一个手里提着剑(当然是塑料玩具的),一前一后进了书房,然后门就被轻轻地关上了。

  连续观察几天后,我的好奇心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了。我本可以耍点有损妈妈形象的手腕来解开这个谜,诸如偷听偷看。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形象更重要。于是直接了当地问女儿。谁曾想,一向心直口快的女儿跟我卖起关子来了:“给奶奶准备生日礼物呢。你猜猜。”这还用猜吗?这俩小家伙给人过生日爱玩的把戏,我能不清楚吗?不外乎是画蛋糕和蜡烛,一张接一张地画,女儿常爱加上些五颜六色的花和心形图案,儿子则爱加上几个张牙舞爪的怪物。然而,让我疑惑不解的是要琴和剑干什么?改画琴和剑了?

  在疑疑惑惑中,生日已在眼前。寿宴是在我妹妹简朴的家中进行的。我用了“寿宴”一词。对于平常人家,这不意味豪华,只表达规模。我兄妹三人成年后,这是第一次全部到齐为老太太过生日,并且第三代的人数因俩CBC的出场而翻了一番,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吃过好饭好菜甜美蛋糕后,老太太很激动地拆看着礼物,尤其是孙子辈的礼物。不出所料,俩CBC果真一人画了一张画,只是儿子把坐在蛋糕前的怪物改成了奶奶。老太太拿着画,左看看,右看看,像鉴赏家一样,一口一个好,笑得呀,嘴都合不拢了。瞅着奶奶把画欣赏完了,在一旁似乎按捺不住的女儿连忙说:“奶奶,我们还有一个礼物给您。”“在哪呢?乖宝。”

  从没见他俩这么利索过。一人肩上扛琴,一人手中提剑,唰地站到了客厅中间。姐姐给弟弟使了个眼色,琴声响起。随着琴声,儿子舞起了剑,煞有介事地,只是一招一式,摇摇晃晃,几次差点摔倒。曲子听着是那么那么地耳熟 —— 这不是射雕英雄传插曲的主旋律吗?家里并没有插曲的曲谱,女儿竟然跟着电视摸索着学会了。西洋小提琴配上东土侠客,感觉上就像听他俩讲中英混合语。和所有的CBC一样,只要给点机会,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兼收并蓄着中西文化,并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琴声结束时,儿子摆出了电视剧里郭靖在片头的亮相,然后,俩人齐声喊出一个具有中国武术特色的“嘿!”,收场。

  这下可好了,把怕叫外婆叫见外了的老寿星笑得眼泪直流。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从加拿大给老太太还是带去了一份礼物,一份还不错的礼物。

  “宠物店”

  儿子一直是个动物迷,从迷恋动物玩具发展到迷恋逛宠物店。只要带他出门,宠物店想错过都难——一上车他就不停地念咒语“Go, pet store, go”,车就神奇地像巫婆的扫把,朝着宠物店飞奔而去。回中国,出个远门,儿子自然不会忘记他的宠物店。尽管来加拿大前我在国内没有见过宠物店,为稳定大局,我还是许下了带他去宠物店的诺言。

  一踏上故土,来到广州,对于离开八年的我和先生来说,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惶惶然找到的只是人在边缘的感觉。女儿和儿子呢,紧紧地拽着我和先生的衣角,好奇地东张张西望望,一副怯生生的样子。儿子早忘了念他的咒语,巫婆扫把的方向就全由我掌握了。

  朋友告诉我们,想要切身感受一下中国近十年的巨大变化,确切地说巨大局部裂变吗?一点不难,只要在超级市场和农贸市场来回走上几遭。

  我们真的去追溯了中国的这段十年史。

  先去的是超级市场。宽敞,明亮,气派,商品琳琅满目。要不是那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和那熙熙攘攘的人群的时时提醒,还以为是到了新版的Real Canadian Superstore 呢。估计俩CBC还真把它当Superstore了。一进超市,他俩就原形毕露,撒开脚丫子直往里奔,在那些花花绿绿新奇小玩意儿的撩拨下,上蹿下跳,大呼小叫。女儿是什么花哨就要买什么,儿子是什么怪异就要买什么。自然是满载而归。

  接着去了农贸市场。依旧拥挤,灰暗,局促。乍一走进去,恍惚回到了几十年前家乡小镇的农贸市场。除了商品的花色品种多了些,除了昔日牵着妈妈衣角逛市场的小姑娘如今成了孩他妈之外,这里的一切还是老样子。十多年后的今天,女儿和儿子走进妈妈儿时的市场里,会是怎样的光景呢?想到这儿,我回过头去一看,见他俩远远地落在了后面。那天刚下过小雨,窄窄的人行道越发泥泞和脏乱了。他俩很小资情调地想瞅着干爽一点的地方落脚。谈何容易?这不,刚瞄好了一处,正准备落下高高抬起的脚,不知从哪里挤过来的一只大脚先落下了,他俩只好露出一副苦相看着我们。我们也就只好返回去抱他们跨过泥泞地,如此来来回回一番折腾下来,兴致全无,便想打道回府。正当此时,听见儿子一声大喊:“妈咪,Pet Store!” 宠物店?顺着儿子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我们已不知不觉地走出了蔬菜区,来到了禽类区。放眼望去,全是活物 ——一层层摞得比人高的铁笼子里,关着活鸡活鸭;一个个塑料盆里,养着活鱼活虾。当然还有数也数不清的大活人。在儿子眼里,这就是Pet Store了。顿时,小资情调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闲庭信步,俩人竟饶有兴趣地逛起“宠物店”来了。

  这真是一个意外收获。一不小心,我就实现了我的诺言。(来源:加拿大枫华之声)

 
编辑:陈安娜】
:::相 关 报 道:::
·小香蕉人的困惑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