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网络聚会”风靡日本华人白领阶层

2006年07月21日 14:00

  从虚拟的网络来到现实的生活中,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多是不曾谋面的一群年轻人在几名“网络前辈”的组织下,聚在一起把酒当歌,相逢相知,这就是充满了神秘感的网络聚会。日前记者参加了这样一个聚会,参加者多是在日华人白领阶层。

  记者参加的这个网络PARTY,是所了解到的在日华人最大的网络社团,名叫“缘聚会”,每年有多次网络聚会。每次聚会的人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部分聚会者是会员带进来想看看在日华人的网络聚会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者是想结交些朋友的人。

  7月14日,“缘聚会”在东京都品川车站一家富有情调的饭店组织了一次活动,20余名网络会员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名片交换过后才发现参加聚会的人多是日本大公司的白领,男性以IT业居多,女性则各行业都有,有几个人名片上赫然印着“代表取缔役”的头衔,仅有一名是留学生还在某著名大学读博士课程。此外还有数名日本友人也参加了聚会,他们的中文程度参差不齐,但都表示“喜欢中国文化”。

  现场的年轻男女端上一杯啤酒或可乐,在淡淡的灯光下或与素不相识的他(她)打个招呼,或与看上去面熟的朋友干上一杯。暂时抛掉生活的烦恼、工作的不快,那种感觉也许只有参加这种PARTY才体会得到。

  从事IT业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机会和在日的华人接触,所以他非常喜欢参加这种聚会。参加这种聚会没有公司同事聚会的上下级关系,也没有一般朋友的利益关系,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用怕得罪谁,可以开怀畅饮。

  “我们中国人与日本人在这里相会当然是依靠有缘,但是中国的同伴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异国的土地上相遇,难道你不认为这也是有缘吗?”“我们在这里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提供交友的平台,不管你是中国人、日本人或是其他国家人,只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都会找到与你有缘的异国朋友。”网络主页标明了该社团为什么称之为“缘聚会”。

  而该会的英文名称“Enjoy Club”则最能说明创办者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以国际交流为中心的团体。我们始终以一起来享受人生,自然地结下友谊为宗旨。”

  据了解,该社团日常运作、联系等都是利用因特网,以邮件、布告的形式来进行。在网络世界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保密性。基本上参加活动企划的都是本社团的干部,通常禁止其他会员或非会员直接企划或举办、组织召集活动,因此自社团创立以来从来没有出过由活动交流引起的麻烦和问题。也正因此成为该社团的会员人数比同类社团的人数多的一个原因。据担任该社团干事的邱小姐称,目前会员人数已达到4000余人。而当初创办该社团的中国人已经回国创业,但在国内仍然会有一些老会员在当地组织聚会。

  据介绍,“缘聚会”是1995年由庆应义塾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数名中国留学生创立的。“缘聚会”成立以来,在日中民间交流社团中,以互联网为主要联络方式的历史最长,已拥有日本最大规模的会员人数。组织管理者以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为主,会员构成中日人数各半,男女各半,其中社会人士占绝大多数。“缘聚会”会经常通过网络组织周末聚会、中文教室、舞会、冬季滑雪或者夏季海滩住宿旅行等活动,活动地点以东京圈为主,在关西地区及中国大城市等地也常会举行一些活动。除了聚会外,会员更多是在网络上互通信息,比如,会员在生活或商务上遇到困难发邮件到网上求助,会有很多人回应指点迷津。

  当晚聚会结束后,记者回到家打开电脑,看到不少网友已在信箱里写下了参加聚会的感受。看得出来,在日华人既需要精神上的收获,也追求时尚流行的风潮,在日华人的网聚形式与中国国内的网聚也有所不同。(来源:日本《中文导报》;作者:孙辉)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