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阿里郎”——朝鲜创造的世界第一“团体操”
2007年05月28日 1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8日电 香港《凤凰周刊》载文记述了朝鲜“阿里郎”大型团体操表演的盛况。文章称,朝鲜的团体操虽然师承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但从没有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团体操,可以做到如此复杂。原文摘录如下:

  4月14日晚,是朝鲜民族最重要的节日——4月15日“太阳节”的前夜,首都平壤一如既往地万人空巷,全平壤几乎所有适龄的青少年从平壤市区各个角落搭乘地铁、公交车、乃至徒步10多公里,抵达绫罗道5.1体育场,参加2007年度“阿里郎”大型团体操表演的首演式——这一10万人参与的人类目前最大规模的团体操表演,再次吸引世人目光。韩国综合卫星阿里郎2号在第一时间注意到平壤市内“市民的非常规大规模移动”, 数千名获邀参加活动的各国祝贺使节团和世界级歌手、演员、杂技团也享受了平壤的春天。

  团体操的前世今生

  作为现代体操的一种,团体操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捷克的“雄鹰运动”被认为是现代团体操的鼻祖。当时,生活在捷克境内的斯拉夫人为了“强健民族的体魄”,“展现斯拉夫人的团结与强大”,创造了这种强调集体动作整齐划一,以展现青年人力量,勇气和团结的“体育与艺术”的统一。

  团体操永远与年轻和强健紧密联系在一起。1975年6月24日14时,东德领袖昂纳克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观看了由20万人表演,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团体操后,自豪地分析道:“当‘他们’的年轻人在毒品和嬉皮士音乐中腐朽和堕落的时候,‘我们’的年轻人却展现出无比的朝气和高尚。今天的演出,深刻地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朝气蓬勃。”

  团体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出现伊始就一直是以某种政治隐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柏林大学研究东欧问题的专家Petr Roubal表示,“就好像身体本身是人类各个文化中最常见的、共通的、对生命的暗喻一样,团体操中所展现的无数身躯,也正说明了人们对集体认同的渴望和对领袖的尊敬。”

  “雄鹰运动”将团体操作为一种社区体育项目向捷克全国的斯拉夫社区推广时,他们并没有想到,团体操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政治语言。她所阐释的政治诉求简单而直接。在美国,身穿星条旗超短裙的女童子军们用体操传递着“美国梦”的认同;在战后的东德,是团体操让这个废墟中的国家重新紧密团结在总书记昂纳克同志的周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女权主义运动,甚至每一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团体操出现在每一个需要激起人们集体意识的场合。

  冷战以后,大规模的团体操表演日渐式微,甚至在日本曾经极为普遍的公司职员集体广播体操都被放弃-10多位员工在课长的带领下在写字楼顶做团体操的经验,只停留在上一代日本人的脑海里。

  但是,这个集体运动在朝鲜仍是方兴未艾。2002年,朝鲜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大型团体操表演“阿里郎”,现场观看的人们仿佛一夜回到了30年前。他们惊奇地发现,朝鲜人已经把团体操这一政治语言发展到巅峰。

  罗马尼亚,捷克,前苏联......,朝鲜的团体操师承于这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但从没有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团体操,可以做到如此复杂。

  朝鲜的《阿里郎》

  在金正日总书记的倡议和指导下,2002年《阿里郎》问世。作品由序场、终场和4个场(共13个景)组成,分别被冠以“檀君阿里郎”,“强盛复兴阿里郎”等章节名称。总计约10万名朝鲜著名的国际国内音乐大赛获奖者、青年学生、人民军军人、少年儿童参加演出。2002年的第一个演出季持续4个月,4万海外观众,500万朝鲜民众观看了这一巨型团体操。但是因为饥荒和国际社会封锁等原因,本来计划每年都演的《阿里郎》在2003年,2004年都被取消,2005年重新上演两个月,2006年又被取消,直到今年才再一次恢复。

  [1]  [2]  [下一页]

 
编辑:张明】
:::相 关 报 道:::
·走进朝鲜:美女斯文有礼 阿里郎表演无半点差错
·走进朝鲜:阿里郎表演世界一流 多数女性都工作
·朝鲜缩短"阿里郎节"日程 分析指游客减少是原因
·报道称朝鲜允许美国游客入境观看《阿里郎》演出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