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疑为走私人口案重演 瑞典23名中国少年失踪调查(2)
2007年07月05日 15:04 来源:新华网

  两华裔走私人口获罪

  上次中国少年群体失踪案的破获起源于一起典型案例。2005年10月,4名中国少年在申请政治避难后一个星期从挪威的难民儿童收养中心离开了。只是这一次,警方对这4名少年进行跟踪,发现他们坐长途汽车到达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由一名华裔男子接站,之后被送到一名华裔女子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开的一家寿司店内。之后,瑞典警察搜查了这名华裔女子的住所,发现了4本伪造的日本护照,上面已经贴好了4名从挪威来的中国孩子的照片和名字。在该女子的餐馆中,警察还发现了另外11本伪造的日本、中国和英国护照以及大量现金。于是,斯德哥尔摩法院国际起诉庭对华裔男子以走私人口的严重嫌疑予以拘捕,华裔女子则以协同嫌疑被拘捕。

  2006年4月27日,斯德哥尔摩法院开始受理此案。从案件的整个发展过程看,起诉人认为这是一个有组织的、有着庞大网络的国际人口贩卖集团从事的犯罪活动,而这两名嫌疑人只是这一庞大犯罪网络中处于“中间层次”的人物。

  2006年6月9日,华裔男子因涉嫌走私40名中国儿童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华裔女子因合谋人口走私获刑3个月。当时无论是媒体还是警方都长嘘一口气:一年多来围绕中国少年失踪案件的层层迷雾终于有了突破。

  据瑞典海关的消息,自这两名走私人口嫌疑犯被拘捕后,海关没有再截获到任何来自中国的难民儿童。直到2007年6月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各方合作加强监管

  瑞典警方一直表示,瑞典方面对中国少年失踪事件很重视,他们也在敦促中国有关方面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遏制中国国内拐卖人口集团的犯罪行为。与此同时,旅居瑞典的华人华侨也对贩卖人口犯罪集团的行为表示愤慨。他们说,旅瑞华人华侨一向遵纪守法,努力融入当地社会,而这些人的行为严重抹黑了华人的形象,对他们应该加大打击力度,揪出背后的“黑手”。

  据了解,瑞典等北欧国家的法律从尊重人权的角度出发,对难民在收养中心等待政府作出去留决定的逗留期间是不上锁管理的。瑞典警方不得不承认,正是北欧国家这种人道的管理方式被贩卖人口的犯罪集团所利用。人口走私犯罪团伙利用北欧国家在避难申请上的法律漏洞,使用各种假护照和假签证等手段,把中国孩子从内地或经其它地方转运到北欧国家。瑞典警方已经表示这样的工作程序必须改革。

  与此同时,瑞典等北欧国家使馆早些时候曾共同提议同中国有关部门合作,以共同对付以北欧为跳板的国际人口贩卖活动。瑞典有关部门也与欧洲负责非法移民事务的驻华官员进行了沟通,并与公共安全部门合作,加强了机场的入境检查。

  瑞典移民大臣已经向政府建议,将所有旅客的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点、签证类型和出入境地点等信息记录在案,以便警方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从而在发生儿童失踪事件时可以随时找到其亲属。(记者 马世骏)

[上一页]  [1]  [2]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