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顶级高校越洋聘“园丁” 海外留学人才踊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国内顶级高校越洋聘“园丁” 海外留学人才踊跃
2009年01月18日 10: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刚刚举行的全美经济协会和金融协会年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对前来应聘的海外留学人员进行初步面试。(赵晶晶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月5日,为期3天的全美经济协会和全美金融协会年会在旧金山落幕。国内近30所顶级高校的商学院派出超豪华招聘阵容,点燃了赴美争抢海外金融财经类研究人才回国当“园丁”的战火。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前来咨询和投递简历、愿意回国创业的人数比往年大大增加——

  从门可罗雀到如火如荼

  “今年的招聘情况非常令人满意。往年年会,国内摊位基本无人问津,而今年收到的简历却是去年的两倍。”参加了此次会议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说。

  全美经济协会和全美金融协会年会既是美国经济及金融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是即将毕业的博士生与用人单位见面的最佳时机。因此,每年在年会上,不仅各大商学院都派出强大招聘团队,国内高校也借此机会招贤纳才。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国内高校受到海外人才格外的关注。会场上汇集了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如以海归教授为主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近30家,每家门前的场面都可谓如火如荼,前来咨询和投递简历的留学生人数比往年大大增加。

  其中,招聘情况较为突出的清华大学共收到180多份简历。经过第一轮选拔之后只留下30余人,再进行面试等环节的考核。相关人士透露,清华最后的招聘人数很可能会根据今年人数骤增的情况在原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扩招”。

  与国内高校大张旗鼓地招罗人马相比,国外其他高校采取缩小招聘规模甚至精简人员的策略,这也对中国高校进行人才抄底十分有利。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说:“欧美高校一开始招聘广告都是公开的,但等到真正有人投递简历了,各学校却马上关闭广告。这说明,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很多欧美高校为缩减开支,不得不慎重招聘新员工。这对于中国高校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良好形势吸引海外人才

  中国顶级学府在年会上一枝独秀,剖析其原因可分两点:一是国内金融教学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导致不管是参会的高校数量还是需要的人才量都有所增加,二是中国稳定的经济形势、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优惠的政策能够吸引更多海外人才。

  清华大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是因为目前经济形势不景气反而给培训机构和高校带来更大市场。面对窘迫的就业状况,更多的人转向选择继续充电学习,以获取硕士或博士学位,增强个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企业处于萧条期,也会加大对内部员工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会导致经济、金融、MBA等专业红火起来,因此就更需要高水平的专家,如此一来专业的收费也跟着会有提高的小趋势。对学校而言,这也是个机遇。

  而对于此次招聘能吸引更多海外人才的眼球的原因,陈甬军教授总结为:“一是中国的发展迅速且稳定。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不好,但中国抗击金融风暴的能力是让不少留学生睁大了眼睛,心内暗许。另一方面,中国各大高校已逐渐具备了储备高级师资的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正逐步与世界接轨,对这些年轻学者来说,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是很大的。”

  高待遇与高要求同时并存

  在这次年会上,高校纷纷使出高待遇招聘的“招式”,制定了相应的福利优惠政策,以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归国。笔者从人大商学院了解到,人大给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任教开出的年薪人均30万元人民币,相比较欧美国家可能数目偏低,但就不同国家的购买力而言,差距不是太大。与此同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一些大学经费紧张,为缩减开支,他们不得不慎重招聘新员工,在待遇上的竞争力自然降低。

  同时,高校对于海外人才是否适合回国任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我们希望招聘那些就读于世界著名的学府,师从名流大家,治学严谨,训练有素的老师。”“我认为熟悉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国际金融贸易惯例的学者比较受欢迎,他们博览群书,懂得并善于利用国内外丰富的研究资料”。“我们非常需要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眼界开阔,知识面宽的博士毕业生。”几位招聘方的负责人如是说。此次招聘会上,有一定国外经济与金融方面教学经验的应聘者普遍受国内高校的欢迎,报酬待遇比没有经验者高。

  当然,归国就任“园丁”,语言也是他们最明显的优势,国内博士们的英语水平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但在日常教学口语方面还稍有欠缺。海归任教,不必在语言上进一步培训,就可直接登台讲课,进行双语教学。(于跃飞、靳秒)

编辑:刘郁菁】
    更多华人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