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香港《紫荆》:豆腐热席卷美国 克林顿减肥法宝

2006年11月09日 10:36

  豆腐西征

  中餐,自清代漂洋过海的华工于美国开设“杂碎馆”起,百多年来借着中华文明不断地深入西方,中餐词汇诸如“点心”、“炒面”、“豆腐”等等,已融入到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豆腐”更被英国牛津大词典收录其中。

  中华古典文明豆腐在西方不仅成为中餐馆的招牌菜,一些西餐馆还与时俱进地开发出洋式豆腐佳肴。

  豆腐古时的名称是“菽乳”,又称“黎祈”,至唐朝始正式称为豆腐,曾数度成为贡品。唐肃宗天宝十年(公元七五七年)鉴真和尚东渡传法,豆腐的制作技术一并传入日本。鉴真和尚因而被日本豆腐业界尊奉为日本豆腐的祖师爷;宋朝时豆腐技术再传入朝鲜;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经由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将豆腐技术辗转带入欧洲、美洲。二十世纪时,豆腐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食品。

  克林顿吃豆腐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豆腐是穷人的肉食”。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价格比鸡鸭鱼肉便宜许多,升斗小民吃不起红烧肉、糖醋鱼,豆腐、豆干所提供的营养价值绝不逊色大鱼大肉。西方人对于豆腐价值的认识未开化之前,觉得豆腐、豆芽这些玩意儿都是穷人的“下水”,哪里比得上西人吃的牛排、火腿高尚。然而最近30年来形势发生了180度逆转,每天离不了牛排、火腿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下层糙食豆腐原来是极好的健康宝贝。

  豆腐以前被西方人称作“中国起司”,豆腐最初英译为“Bean curd”,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文词汇一路走俏西方,一夜之间豆腐“TOFU”便大为流行。

  不久前,英国路透新闻社从美国华盛顿发出一条“秘闻”,告白天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心脏病的困扰,“御医”为他下了“最后通谍”,必须改变贪食薯条和汉堡包的恶习,要求他多进食一些营养卫生且能抑制动脉硬化的豆腐。克林顿的体重达225磅,吃豆腐成为其减肥的法宝。克林顿“吃豆腐”,并不是影响国际政治大略的新闻,但它却表达了一个明确的事实,就是西方人及西医眼中,古老的中华文明是何等的健康有益。

  一九九九年十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将黄豆尤其是黄豆所制成的豆腐,列为“具有减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险”的健康食物。由此一说,“吃豆腐”的风气便在美国大行其道,中国古老文明的豆腐,以其特有的魅力征服了美国,并以高蛋白、高纤维、低热量、低胆固醇的显著优点,成为举世公认的保健宝典。

  据美国市场调查,过往的10年里,豆腐的销售量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一九九九年,美国豆制品销售额已突破20亿美元,到了二○○五年,全美1,000多家生产豆制品的工厂中,供应鲜豆腐者达700多家。

  美国人吃豆腐很有一套中西结合的经验,他们除了照搬中华料理的菜谱外,还“研发”出许多西餐豆腐食谱。譬如:前菜豆腐、色拉豆腐、铁板豆腐、甜品豆腐等,形形色色。一些快餐店更是别具匠心地创制了“豆腐素烤鸭”、“豆腐蛋糕”和“豆腐雪糕”,深受老美的喜爱。

  豆腐文化在西方

  吃豆腐热浪中花絮缤纷,去年感恩节时一场豆腐大战曾席卷美国。一部老少咸宜的畅销连环漫画集《Get Fuzzy》,描绘漫画中的主角两只狗和猫展开现如今到底要吃豆腐还是火鸡的火爆战争,引得美国读者雀跃。

  争吃豆腐的热潮亦引发西方科学家的“秀”欲,近年来学者、专家倾巢而出,诸如:“豆腐营养价值研究报告”、“豆腐的健美及健身宝典”等等,一窝蜂地充斥坊间。专门介绍“吃豆腐”的食谱及如何烹调的书刊,更是汗牛充栋。这些跟风的作品中,有一本独树一帜的专著,是由国际著名的素食倡导者黑格尔女士所著,名为《豆腐西征》。该书内容详尽,除了阐述豆腐的营养和多姿多彩的烹调技艺外,还特别花了相当篇幅娓娓道来豆腐的起源和有趣的典故。

  《华盛顿明星报》对于美国人的豆腐热曾刊出专文,称“豆腐如早前从欧洲传入的起司一样,已成为美国人餐桌上最爱的食品。”名厨萧特福兴致勃勃地与一位豆腐师傅合作,搜罗了坊间有关豆腐的点点滴滴,编纂成一部《豆腐大观》。问世后竟然大发利市,至今已再版24次,销量直逼50万册。为了不让厨师专美,名医巴纳亦出版了一部名为《养生食品──新类食品如何拯救你的生命》的书,该书主题便是宣讲中国豆腐的药用价值。另一位作家鲁宾斯,更适机推出《食品革命》著作,其中心思想便是不厌其烦地告白天下:“豆腐是世界上最美味可口的佳肴。”

  中餐馆创新的良机

  西方人一窝蜂“吃豆腐”方兴未艾,中餐馆里的“麻婆豆腐”、“红烧豆腐”、“椒盐豆腐”等,都成为老外常点的招牌菜。不过海外中餐馆的“豆腐宴”,为了照顾西洋人喜清淡的口味,少辣少盐的同时,加上了酸甜口感。在著名旅游圣地夏威夷的Maui岛,豆腐成为招揽游客的一道风景。在该岛步行街两旁的餐饮店橱窗里,家家户户都备了一口大玻璃缸,里面悬浮着一方方酷似起司的豆腐。许多西方游客为之吸引,都会坐下来品尝一客豆腐宴。

  海外的中餐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红火了一把后,到了九十年代末期,竞争趋向激烈,海外中餐向何处去,成为侨界议论的焦点。改革菜单推广健康食谱,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一条出路。事实上,中餐于健康饮食新概念上占有优势,大有文章可做。西方人近年来越来越钟情绿色食谱,流行多喝豆浆,多吃蔬菜和植物油,素食者越来越时尚。若中餐馆能敏锐地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开发出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的新派菜肴,并通过邀请西方营养学家、美食作家品尝和撰写专栏,达到宣传推广之效,相信上中餐馆“食得健康,食得美味”,定能成为西方社会主流时尚的“新宠”。

  (摘自香港《紫荆》杂志;作者:郭莹)

 
编辑:魏恒】
:::相 关 报 道:::
·豆腐造就健康翘臀
·豆腐的来源
·“豆腐征西”——从克林顿吃豆腐说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