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粤东南澳建成中国县级最大太平洋牡蛎养殖基地

2006年10月11日 16:50

  中新网汕头十月十一日电 题:粤东南澳建成中国县级最大太平洋牡蛎养殖基地

  作者 许国 吴俊峰

  粤东南澳岛坚持科技兴海战略,努力开拓太平洋牡蛎养殖新路子,形成了产业化、规范化养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目前,这个只有一点二万余户渔家农户的海岛县,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已近三万亩,成为中国全国县级最大的太平洋牡蛎养殖基地。

  据了解,太平洋牡蛎原产于日本、澳大利亚,是一种营养丰富、肉质肥美的名优经济贝类,素有“海洋牛奶精品”美称。

  南澳地处东、南两海交汇处,海域广阔,天然条件优越的海湾较多,海区营养盐充足,饵料生物种类多样,水温盐度适宜,潮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发展太平洋牡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一九八四年,南澳就引进太平洋牡蛎进行滩涂插桩式吊养试验,一举获得成功,并一直作为常规品种推广养殖。

  近几年,南澳县有关部门依托海岛的条件优势,把发展太平洋牡蛎作为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来抓,努力走产业化、规范化、科学化道路。他们组织水产科技人员深入渔乡、养殖区,同养殖专业户一起,认真总结十多年来太平洋牡蛎养殖的经验,大力进行养殖技术、养殖方式的试验、研究和实践,开创了深水延绳式新的养殖方式,探索出一整套深水浮筏式吊养生产管理技术,为大面积开发海湾水面,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该县以承担国家八百六十三海洋生物领域重大项目等任务为契机,先后同青岛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珍品苗种繁育中心等院校、科研单位携手合作,分别开展“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养殖中试”、“三倍体单体牡蛎新品种开发”、“太平洋牡蛎与大型藻类混养间养示范”等科研项目的攻关,全部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为太平洋牡蛎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推出养殖新技术,创新了贝藻类混养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特别是三倍体单体太平洋牡蛎海区笼养新品种、新技术,通过中试和小规模生产,呈现出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抗病力强、体内含糖量高等特点,亩产比现有普养的品种高一点五至两倍,产值高出两至两点五倍,受到养殖户的青睐,发展前景广阔。

  科技的创新,带来太平洋牡蛎养殖的迅速崛起,获取了较佳经济效益。目前,南澳县不但已创建了发展潜力大、养殖条件优越的猎屿湾、龙门湾、长山湾、东澳湾、竹栖湾等十大太平洋牡蛎养殖区,全县养殖面积已近三万亩,常年产量超过五万吨,总产值达五千五百八十万元人民币,养殖规模独占全国沿海各县鳌头,成为中国南方太平洋牡蛎的主要养殖基地之一。

  南澳也建立起一万多亩的贝藻类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成拥有四千亩太平洋牡蛎的广东省首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的冰鲜蚝和蚝干,被人们誉为“环保蚝”,成为品牌食品,畅销福建、广东、北京、台湾、香港等地,行销日本和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攻关的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养殖中试,太平洋牡蛎大规模混养龙须菜、紫菜,太平洋牡蛎养成品质等三项科技成果雄居全国领先水平。


 
编辑:陶光雄】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