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隆美尔山洞藏在秃山里
2007年05月11日 16:38 来源:世界新闻报



每一座墓碑上都写着催人泪下的墓志铭 摄影 黄培昭

  二战期间被称为“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在山洞里指挥着奄奄一息的德军,那残破不堪的纳粹军旗至今仍留存着血迹。

   由埃及北部的亚历山大市驱车西行约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一个名叫马特鲁的省,该省的阿拉曼一带,是二战北非地区的主战场。这里人迹罕至,海水的颜色漂亮得惊人。沿着海边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一座光秃秃的小山前,只见一块牌子上写着“隆美尔博物馆”。

  纳粹旗上沾有血迹

  二战时,这里是德国名将隆美尔的指挥部。隆美尔是有名的“沙漠之狐”,他选择这个地方做指挥部十分符合其狡猾的性格。山不高,从外表看是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山上有个大体呈英文字母“U”形的洞穴。洞穴很窄很深,里面曲径通幽,一眼望不到底。

  洞口很矮,很不容易被发现,参观者要低着头才可以进去。踏入洞口,忽然豁然开朗。紧靠入口处的右边,竖立着一面巨大的纳粹军旗,这是当年隆美尔部队用过的原物,旗已破旧,有的地方都烂出了小洞,仿佛还残存着隐隐的血迹。

  旗的旁边挂着隆美尔当年穿过的军用大衣。四面墙壁上,有隆美尔当年的照片、作战地图以及他关于战争的一些颇有见地的名言等。洞的中间摆放着一张办公桌,隔着玻璃陈列着隆美尔使用过的枪支、文具和戴过的钢盔等物品。

  墓志铭催人泪下

  今天,阿拉曼已因为战争而成为旅游胜地,但旅游业的发展却又因为战争而受到极大伤害。当时英军和德军在这里埋下的千万枚地雷,如今严重威胁着当地人的生命安全。

  沿着连接利比亚和阿拉曼的高速公路继续西行,一座褐色八角形石砌的“古城堡”坐落在地中海的南岸边,它是德军阵亡将士的陵墓。露天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方尖纪念碑,四周拱廊里水泥棺内的阵亡将士按地区、城市集体埋葬,总共大约有4280具尸骨。

  如今的阿拉曼有3块墓地,分别是英国墓、德国墓和意大利墓,安葬着上万名阵亡将士。每年都有大批西方游客前来悼念二战中阵亡的亲人。

  排列整齐的墓碑上写着“在世界上,你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但对我,你却是整个世界”;“亲爱的丈夫,我们在记忆的天堂里日夜相会”。他们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墓志铭,同时献上一束吊唁的鲜花,这已经成为当地旅游项目中一个特别的景致。

  新闻链接

  小山洞里发出撤退令

  阿拉曼位于地中海和埃及北部卡塔拉盆地的一条狭长的地带上,地势复杂。如果这里失守,德军将一败涂地。然而,德国必败是肯定的。

  1942年11月4日,狡猾的隆美尔在阿拉曼的这个小山洞里,发出命令和作战计划,指挥了一场不对称的战役。早在战役前,隆美尔就知道此战必败,因为他发出了一连串撤退的命令。

  隆美尔在撤退中搞了许多假坦克和车辆迷惑英军,加之那天下大雨,英军司令没有下令穷追德军,坐失了全歼德军的良机。11月9日,隆美尔带着两个装甲师、一个轻装师和一个步兵师的部分部队撤出埃及,退回到利比亚境内。

  有军事专家指出,隆美尔能够最后完成这“千里大撤退”,已经算是很大的胜利了。如果不是隆美尔,而换了其他人指挥,以当时德军的实力与战争情形,将会遭到全部被歼的厄运。(黄培昭 )

 
编辑:王海波】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