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人热议胡锦涛对台讲话:7次提及中华民族复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日华人热议胡锦涛对台讲话:7次提及中华民族复兴
2009年01月05日 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1月5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2008年12月31日发表的“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简称胡锦涛“六点意见”)在全球华人华侨圈中引发积极反响,两岸“和平新局”成为热议话题。《日本新华侨报》在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80名生活日本不同界域阶层的华人华侨,几乎所有人都认同胡锦涛“六点意见”为务实发展两岸和平关系点亮了新“航标灯”,为全球中华儿女所企盼的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复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采访调查中,约有92%的华人华侨认为“六点意见”既高瞻远瞩,又真切实在,通篇不是华丽的词句和空洞的口号,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启两岸互动新局、引领未来发展蓝图的架构纲领,“深获同感,深得人心”。出生台湾的老华侨郭凡先生把“六点意见”看作是一份21世纪版的《告台湾同胞书》、《告全球华人书》。他说:台湾问题始终是包括我们在日华人在内的全体海内外华人华侨“心头的隐忧”,我们也常常看到美国、日本、欧洲甚至一些小国家大打“台湾牌”,于两岸中华民族之利的事情。现在,两岸终于可以坐下来一起谈谈了。要谈就不能光是说说,还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出两岸一起谋和平发展的政治智慧和务实具体的实施纲领。这个“六点意见”就传递了两岸和平发展、和解共荣、和谐进步的讯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广大侨胞们为此感到振奋,也感受到了自身的历史责任。

  连日来,日本媒体及当地华文媒体纷纷解读“六点意见”,称其表达了中国大陆对台新思维。约96%的被调查者对此表示同感。他们认为,“六点意见”新意多多,多项内容属大陆首次提法、首次回应、首次论述,一些言辞的变化反映观念、思维和政策的变化。东京大学访问学者张树志说:“从30年前的《告台湾同胞书》风风雨雨走到今天有了‘大三通’,下一步双方要坐下来谈经济综合协议、和平协议,构筑政治互信尤为迫切。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既新鲜又敏感,胡锦涛的讲话对此积极回应,开明灵活,为解决两岸的现实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

  在许多华人华侨的眼中,“六点意见”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可操作性“路线图”,因为这些政策性意见“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大陆方面的善意、诚意”。在华文媒体任职的杜先生指出,“六点意见”提出了未来处理两岸关系的大政方针,特别注意在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以务实和灵活的态度来解决彼此的分歧,最大地体现了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诚心。虽然高扬祖国统一的基调,但具体落实则强调“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这样的定位符合现阶段两岸的实际。杜先生说,“胡锦涛的讲话比以往更实际,更具有实质性内容,更符合台湾同胞的利益,更容易让台湾同胞接受,体现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几乎所有接受《日本新华侨报》采访调查的华人华侨都赞同胡锦涛“终结两岸敌对的历史,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的提法,高度评价其“以人为本,顺应历史潮流”。黄女士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否顺利关键看双方政治互信的基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华夏儿女的根本利益。只有共同维护好这个基础才会有两岸良性互动的条件,才会有两岸彻底结束敌对状态的可能。林先生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说:“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全世界华人要团结起来,运用中国人的智能推动两岸和平协议早日签订。”

  研究历史的大学教授张岳兵非常细心阅读“六点意见”,他告诉记者一个“惊喜的发现”:胡锦涛在讲话中共7次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词组。他指出:“六点意见”不但跳出了国共历史恩怨的窠臼,而且超越了两岸现实利益的层面,站在炎黄子孙的未来根本利益的崭新高度看待两岸关系,两岸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阶段性里程,而两岸统一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只有祖国的实力更强,胸怀更宽,台湾同胞才能获利更惠,华人华侨才有坚强的靠山和后盾,大家一起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张教授坚信中国大陆更加务实和注重实效的对台政策将书就两岸关系新的篇章,使全球华人华侨“共享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荣耀”。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总代表理事关乃平表示,“六点意见”中的第三点就是谈“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我特别注意到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也的的确确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在海外与台湾同胞交流的过程中更应该促进这种文化认同,携手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编辑:王海波】
    更多华人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