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文学院历史沿革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北京华文学院历史沿革

2010年09月25日 08:34    【字体:↑大 ↓小

  北京华文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八十年代增挂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校牌。)这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学校,经历了从诞生于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到停办于民族大劫难的“文化革命”;从复办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到发展为华文教育的高等院校两大历史阶段。她的诞生与成长,壮大与中兴,得到了人民政府的特别关爱和支持,也凝铸了几代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4万校友的一往深情。

  第一阶段:诞生和成长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成千上万的海外青少年满怀青春的热望和强烈的爱国激情,历尽险阻,义无反顾地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为了迎接和安置一批又一批归国侨生,在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主要负责人何香凝女士和廖承志先生的亲自主持下,于1950年秋成立了“北京归国华侨联谊筹备会”和“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

  建校初期,北京补校的名誉校长由中侨委主任何香凝女士兼任。这期间,何香凝老人多次来校视察,对归侨子弟关怀备至。在她的影响下,良好的校风和融洽的师生、干群关系成为补校的优良传统。全校上下济济一堂,亲密无间,物质生活的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侨生们的情绪,他们深深感受到的,是生活在首都北京的无比欢乐和幸福。

  归国侨生在补校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除一律全免学杂费、医疗费外,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或一时海外接济不上的学生,都及时给予不同等级的助学金;冬天则发放被褥、棉衣裤及卫生衣裤;暂时缺钱的可申请中国银行小额无息贷款;有慢性疾病或传染病的学生,还特别被安排住进北海宿舍疗养。当时作为接待安置侨生过渡中转站的北京补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归侨学生之家”。

  补校走上了正规办学道路之后,经中侨委批准,学校开始在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外选址兴建新校舍。

  1953年9月,阜外新校舍正式启用。

  在中侨委何香凝主任和廖承志副主任亲自过问下建成的新校园,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当时阜外地区最早兴起的建筑楼群。学校设施包括一座有20间标准教室和实验室的教学楼,4座学生宿舍楼,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和400米跑道,以及稍后兴建的游泳馆。这种规模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在当时全国的中等学校中是绝无仅有的。新校舍的建成,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归侨学生的亲切关怀,对华侨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从此,北京华侨补校结束了为期3年的“流动”办学历史,进入一个正规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学校根据侨生的特点,开设了大学文、理、农、医科先修班,中等技术班,初高中各年级班,并增设了两个语文班,专门接收在东欧、苏联、日本等国出生的不懂汉语的侨生。

  1958年,自印尼回国的著名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先生接任我校第二任校长,张国基校长前后任职20年,他对华侨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及对归侨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至今仍为广大校友称道。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国运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了一种时代的感召力,吸引海外广大华侨青年纷纷回国升学,并立志把一切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一时期,侨生回国人数逐年增多,形成一股巨大的时代潮流。1960年,北京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在校生曾多达3500多名,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当时的归国侨生主要来自印尼,其次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日本及港澳地区,也有少数来自英、美、法及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国。

  海外华侨的归国热潮,使北京补校已无法如数接纳大批涌来的侨生。为此,中侨委决定在广州、厦门、昆明、南宁、武汉、汕头等地创办新的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北京补校的部分领导和教师骨干分别前往上述各地支援筹办新校,并把中侨委制定的办学方针和北京补校的办学经验带到了各地新建侨校。至此,北京华侨补校在接待安置归侨学生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成为国内华侨教育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回国并在北京华侨补校正式注册的学生有22250名。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后,他们先后被分配到各地的正规学校继续学习,其中大多数最终考入国内的高等院校,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归侨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北京华侨补校还为新中国的侨务工作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侨务干部,在侨务工作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另有一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归侨学生,主动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奔赴东北、内蒙及西南边陲,在支援祖国边疆的建设事业中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北京华侨补校也未能幸免。学校于1966年6月15日被迫停课,不少归侨学生在遭受到极左路线的不公正待遇后,无奈重走他乡。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