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位海外华校校董结束西安之行 万语千言寄古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38位海外华校校董结束西安之行 万语千言寄古城

2010年10月25日 14:14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10月20日晚,“2010年海外华校校董访华(陕)团”一行38人圆满结束了为期5天西安之行。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在大唐芙蓉园设宴欢送。

  陕师大副校长张锦祥出席晚宴,并对访华(陕)团圆满完成西安之旅表示祝贺。他表示,此次西安之行时间虽短,但已与海外华校校董建立了深厚友谊,希望能把友谊保持下去,加强深入交流,促进教育的交流合作。

  晚宴上,华校校董们用真诚的话语描绘了他们此行的感受。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校长李佩燕激动地说,“当真实站在古都城墙上的时候,仿佛听到了千年时光的回音:秦兵马俑、大唐盛世的辉煌文化、唐朝名家大作……文化的追忆一下子令自己思绪万千。西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为历史遗留下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华清池、法门寺、乾陵、大雁塔、碑林、钟楼等文化景点都使我亲身体验了多元的中华文化。千年古都的文化之旅,使我既对西安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又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和日益强盛。”

  “无论隔着山,隔着海,隔着岁月,中国人的心里总会流动着一条长江,一条黄河。”马来西亚尊孔独中副董事长、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骆清忠借引台湾作家琼瑶的话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他说,琼瑶的这句话确切地抒发了海外华人对文化祖国那种挥不去、抹不走的血脉亲情。这股亲情促使我们回到“娘家”来度过温馨难忘的访华之旅。

  意大利米兰第一中文学校校长胡光绍坦言,此行收获很丰富,这是一次特别的中华文化学习的良好机会,领略中华五千多年来文化的风采。

  马来西亚砂捞越州古晋中中校董会署理秘书周方正是一名画家,他则以艺术的眼光,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西安考察的心情,“此行让我重回到历史的轨迹,此行让我身历其境、感谢千万,此行让我感受到文化艺术的辉煌。无声之谐美是永恒的,而永恒的追求在‘真’‘善’‘美’,身为画家追求的自然是‘美’,而‘美’是从‘宁静致远’融汇而成的。”

  德国益智中华文华学校、德中文化教育协会会长成沧海叹称“西安处处皆文化”。因学生时代留学德国,思想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成会长说,“庆幸的是,他从事了华文教育,在与国内不断的文化交流中,保存了自己身上的中华文化因子。看到中国巨大的发展变化,觉得很骄傲很高兴,西安之旅更是让人印象深刻、留恋不舍。”

  马来西塔沙巴州董事联合会副主席黄小明表示,兵马俑、华清池、大唐芙蓉园等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在学习,每一次的旅游参观都是历史文化课程,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奥克兰华人社区服务中心所属华文学院董事会董事林爽感慨“西安之旅不虚此行”。林爽说,因很早就倾心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西安的人文历史,久仰古都美名,故特别选了西安线。吃了驰名遐迩的德发长饺子宴,体验到“宴文宴友饺子宴,长忆长安德发长”的名言。参观了兵马俑、华清池、大唐芙蓉园等梦寐已久的名胜外,仍意犹未尽。访华团散团后,她准备多留下几天继续深入民间采风。此次西安之旅,她表示深深感受到长安城大家风范的秦风唐韵,居民们友善的态度及高素质的人文,确实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虽然行程紧凑,校董们已显疲劳,但心情却很愉悦开心! 多天相聚,来自10个国家的校董们逐渐建立起温馨友情。快乐时光易逝,离愁别绪袭人,可是想到分别就是再会的开始,大家都热切盼望著下次的重聚。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