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业掀资本整合潮 三五巨头占八成江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家电业掀资本整合潮 三五巨头占八成江山
2009年12月30日 10: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这注定是中国家电产业不平凡的一年,一面是政策刺激下,销售节节攀升,一面是证券市场,股价欢欣大涨,更有资本活跃与整合加速……工业和信息化部12月25日公布的文件指出,工信部将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家电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支持家电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和海外并购,争取2015年,自主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比重达30%,培育5个左右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而此之前,家电厂商的重组合并早已连番展开,2009年只是营造了一个更为合适的时机。而整合之后,强者愈强的态势也不会就此止步。家电龙头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国际化。

  你方唱罢我登场

  2005年9月,海信以“销售代理加协议收购”的模式入主上市公司科龙电器,并于2006年12月正式完成了对科龙股权的收购,但海信与科龙之间白电同业竞争的状态始终没有解决。今年12月22日,ST科龙发布公告称其增发方案已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ST科龙将按每股3.42元向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发行约3.62亿股股票,以总价12.38亿元收购海信空调旗下白色家电资产。交易完成后,海信空调所持海信科龙的股份将从25. 22%提升到45.35%,海信集团的白电资产将实现整体上市。

  以海信科龙为代表,今年的家电产业集团内的资本整合可谓风生水起。同样要规避同业竞争的还有长虹和美菱,只不过他们选择了产权转让的方式。此外,美的也拟将直接持有的合肥荣事达洗衣69. 47%的股权出售给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并以此为对价认购小天鹅向美的电器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份,自2008年2月入主后进一步对小天鹅进行整合。

  在同一集团内部,青岛海尔与实际控制人海尔集团公司下属的海尔电器也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拟以每股3港元价格收购海尔电器6.47亿股。收购完成后,青岛海尔将持有海尔电器51.31%股权。机构分析:这还没完,海尔电器仍有进一步注入的可能性。青岛海尔作为海尔集团白电业务平台的地位愈加突出,据海尔内部人士透露,此举意在打造出与海尔白色家电产业地位相符合的资本市场平台。

  集团内资本链条的整合此起彼伏。一位浸淫家电行业30几年的老行家直言:整合谁都想做,关键要看有没有资源、有没有能力。而正处于经济复苏期2009年恰恰成了大多数龙头有资源又有能力的一年。

  在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两项促内需政策的刺激下,家电产业业绩逆势飘红。据中国家电协会统计,尽管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但2009 年前三季度全国家电城市销售额基本与去年持平,农村市场还增长了8.6%,其中80%的销售额来自于家电下乡产品。而从具体统计数据来看,截至今年10月,全国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87.8万台,销售额508.4亿元。以旧换新试行4个月的销售额也突破100亿。在新一部刺激政策定调的基础上,两者仍有上涨之势。

  另一方面,今年的原材料价格相对前几年较低,家电尤其是白电行业毛利率有明显提升。家电巨头的收入和利润都有了上升的空间。

  有了钱,诸侯割据在所难免。

  家电业兵团化

  家电集团化整合并非偶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家电产业均被认为是竞争最为充分的行业之一;相应的,如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占据优势走在前列,则意味着产品利润的压缩。于是,世界范围内的家电巨头无不在技术上大费周章,其中,除增强自身研发实力之外,收购整合也是占领市场增加盈利的方法之一。

  2008年12月,松下株式会社和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同时发布消息称,松下将以每股131日元的价格通过TOB方式(公开股票收购)收购三洋电机的股份,两家公司从2009年4月1日起正式合并。业内普遍认为:这并不是经济危机中的抄底行为,而正是产业布局的必然结果。

  一位中国家电企业高管对记者力荐这种日本模式。他认为:尽管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富士通、NEC和夏普合计税后净亏损超过了200亿美元,但并未威胁到他们的领军地位。已完成整合的海信内部人士也坦陈:不具备集团优势的二线品牌只有死得更惨;这也是中国家电企业要做成综合性电器集团的根本原因;行业要洗牌,未来形成3到5家家电巨头是大势所趋。

  危机感,是推进家电巨头兵团化的根本原因,而2009年家电刺激政策更加速了他们的行动。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指出:从渠道的角度,家电产品的销售大多仰赖苏宁、国美等连锁巨头;但这些巨头一出城市,边际成本就会剧增。面对农村市场以品牌小型专卖店为主的销售模式,如果企业只有一种产品销售,则很不划算;需要以集团内产品线的整合来覆盖“家电下乡”政策,增加销量,摊销成本。

  “未来只经营单一产品的企业会比较被动,除非做到单一产品的差异化、或者市场份额及品牌影响力绝对大,否则会比较累,很难在竞争中取胜。”上述家电企业高管对记者表示。

  此外,市场人士也对明年原材料涨价的问题提出了担忧,这成为推动整合的又一大动力。

  记者采访中,不少家电企业反应已经感受到了原材料的压力。其中,白电原材料成本涉及铜铝钢的比重较大,零售价格受到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一位市场排名前三的空调企业高层对记者表示:今年利润好并不完全是受刺激政策及销量影响,而是原材料成本的优势;“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很担心明年的利润表现。”他暗示,很多企业正在囤积原材料,尽管他们对明年一季度后原材料成本回落有些自信,但仍担心风险的存在。

  国都证券家电分析师王京乐表示:由于白电行业集中度较高,相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强,可以一定程度上转移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但这方面黑电受上游影响更大,议价能力较弱,产品价格变动与原材料价格趋于一致。

  于是,为保证来年利润免受原材料价格异动影响,整合黑白电产品也成为龙头企业的一计良策。整合方更希望通过整合资源、协同采购、共用渠道等来节省管理成本、增加盈利。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