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德国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导致不同抑郁症的变异基因

2006年08月07日 14:56

  德国和加拿大的科研人员日前同时发现,代号为“P2RX7”的基因的变异体导致了不同形式的抑郁症。这一发现为基因治疗抑郁症开辟了新途径。

  抑郁症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抑郁型抑郁症,又称为单向型抑郁症,病人表现为情绪极度跌落,自我攻击。另一种是狂躁型抑郁症,也称为双向型抑郁症,病人表现为情绪亢奋,有狂想和攻击他人倾向。抑郁症具有遗传性,研究人员发现,双向型抑郁症的遗传几率介于83%至93%,单向型抑郁症遗传几率介于34%至75%。

  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马普精神病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对1000例单向型抑郁症病人的研究中发现,30%的病人有P2RX7基因变异的现象。与此同时,加拿大CHUL研究中心和位于魁北克的纳瓦拉大学共同发表论文称,在对双向型抑郁症病人的研究中也发现,40%的病人存在P2RX7基因变异的问题。

  马普研究所专家贝特拉姆·米索克称,P2RX7基因的变异体很可能影响了大脑神经细胞,改变了大脑神经信号的传递,引起患者情绪的过分紧张反应。这一研究发现找到了导致不同精神疾病的变异基因,为进一步治疗抑郁症开创了新路。

  由于P2RX7基因作为脑神经细胞膜分子上的物质可以直接识别,这样就提供了未来抗抑郁症药物理想的给药点。马普精神病学研究所所长弗洛里安·霍尔斯勃称,基因疗法将使开发新一代治疗抑郁症药物成为可能。目前,马普精神病学研究所正在与一家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新的抗抑郁症药物。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顾钢)


 
编辑:张磊】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