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千城一面” 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6大冲击

2006年07月18日 09:35

    中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面临着三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一是建设性的破坏;二是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三是法制不全,执法不力。 中新社资料图 杨晓锋 摄


  中新网7月18日电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文化遗产所承担的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目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亟须改进。面对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历史性城市的总体规划往往仍然沿用单一中心的规划布局和传统的城市扩张模式,使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分聚集,城区的扩展出现“摊大饼”趋势,于是各类“城市病”开始凸显,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状况日益恶化。规划的弱势与市场力量的强势带来很多综合问题。

  第二,“千城一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特色危机”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不少城市规划设计手法抄袭趋同,追求大体量的建筑物、大规模的建筑群,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历史性城市和历史文化街区被单调的新建筑群所淹没。

  第三,“旧城改造”引发“建设性破坏”。旧城区是城市中历史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房地产开发高价争夺的黄金地段。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

  第四,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近年来,一些建筑设计过分强调个体的面孔与性格,追求形式上的独特和怪异,却很少考虑它与环境的文化关系,大部分设计既无历史文化内涵,也无建筑创作意境可言,导致历史地段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的逐渐失落。

  第五,穿城式交通道路的建设破坏了旧城道路格局。一些历史城市为了满足高速、快捷的城市交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拆房修路,采取拓宽传统街道,在旧城建设穿城式交通干道和立体交叉道路系统,使“曲径变通途”,改变了旧城空间形态及街巷肌理,导致传统道路格局的破坏。

  第六,错位开发使文化遗产受到伤害。一些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面临游客超载、错位开发的严重威胁。“人满为患”,大量游人的涌入使文化遗产地不堪重负,给文物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楼满为患”,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严重损害了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编辑:张磊】
:::相 关 报 道:::
·中国当选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
·北京逾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CN域名未有效注册
·中国五岳名山将结盟联合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