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老舍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百名亲友在北京举行家祭

2006年08月24日 19:18

    资料图:2006年6月5日,《北京风韵系列作品展·城池漫游展览》在北京举办,老舍先生的长女舒济观看《老舍先生》画作,深情地缅怀父亲。 中新社发 张勤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四日电 (记者 于立霄)二十四日是老舍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日,他的家人、生前好友及其研究者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小型的家祭活动,老舍之子舒乙率家人将红色玫瑰花瓣洒在墓碑上。

  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上午老舍告别家人,在北京的太平湖旁坐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含冤投入湖水中。舒乙说,四十年前的此时此刻老舍正在受难,想起这个时刻不堪回首。

  老舍的大女儿舒济在墓地一角一边拂着挽联一边说道:“当时我没有在家,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但四十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在四十年里,人们出版父亲的著作、举办研讨会、改编影视剧,对他的尊敬、热爱与日俱增,我们做子女的颇感欣慰。”

  二十四日前来祭奠的有老舍和夫人胡絜青的生前亲朋好友、研究者约有百余人,人们手持红玫瑰在他们的墓碑前鞠躬、默哀、献上鲜花。研究老舍作品二十余年的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范亦豪告诉记者,他是专程从天津赶来参加老舍纪念活动的。他说:“老舍的人品和作品是不朽的,希望今天年轻人能更多地了解他,理解他,理解一个真实的老舍。”南开书画院的赵堃教授送来了一幅“看昨日文章,尝今天滋味”的书法,以表达敬仰之情。

  在众多的名人墓地中,老舍夫妇墓凸现淡雅、别致,它是舒乙和家人花费八个月时间亲手设计的,从选料、画图到最后定稿,舒乙曾十五次亲临墓地现场。舒乙告诉记者:“八宝山的革命公墓可能改变原有浓厚的政治氛围,有望改建成国家公墓,要逐渐向艺术园林墓地转变。”舒乙透露,墓地管理方也希望老舍家人带头,为建立艺术墓地出谋划策。


 
编辑:余瑞冬】
:::相 关 报 道:::
·北京隆重纪念老舍夫人著名国画家胡絜青百年诞辰
·老舍夫妇合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血衣残片放入骨灰盒
·舒立:回忆父亲老舍 关于“四十分”的美丽谎言
·老舍茶馆将百余件珍贵实物及照片捐赠国家博物馆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