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花开六大洲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图) (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孔子学院花开六大洲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图) (5)
2009年12月09日 13: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美国南卡大学学生用汉语排练合唱《我和你》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缺一个,我还没去过中国”

  本世纪头10年,汉语受到世界普遍重视,和平地走向各个大洲,但国际汉语教育并非自今日始,多年来,人们总能在世界某个角落听到几句汉语,就如惊鸿一瞥。

  汉语走向东南亚,带着自身的苦难辛劳。讲汉语的人,以特有的勤奋推动当地经济尤其是农业和商业发展,和当地民众血脉交融,润物无声。

  一个半世纪前,汉语被许多劳工带到北美洲,经历了百年血泪屈辱。讲汉语的人,不少死在远渡大洋的底舱,他们在异乡几乎被风雨抹平的坟茔边,出现了横贯北美的铁路和连通大洋的运河。

  在南美洲国家秘鲁的首都利马,你能看到数以千计的中国餐馆,“炒面”、“白菜”、“饺子”、“米饭”等相当数量的餐饮类语词,已经汇入当地的词汇系统,甚至有当地的中餐馆的招牌,直接就叫“吃饭”。

  许多年来,各地华人社区在融入当地生活的同时,也在向后代教授汉语,少量中小学开设汉语课。这种教育或自生自灭,或经营平顺。

  记者2005年8月随哈尔滨电视台《睦邻》摄制队来到印度加尔各市答塔坝华人聚居区的全印最后一所教授汉语的学校——培梅中学。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使该校的教学内容、传统宣传内容原样不变地保留下来。学校大厅里的标语是“礼义廉耻”,孙中山和蒋介石的画像并排悬挂,已经陪伴过四代人。该校小学部的教室里,一位老迈的先生坐在木凳上领读:“……山是栗(绿)的,水也是栗(绿)的”,几十名华裔幼童齐声复诵:“山是栗的,水也是栗的。”

  在加尔各答,还有另一些汉语的零星留痕。1950年代在北京大学学过5年汉语的比·西·班纳吉老人,曾参予过中印边界谈判。他说:“在印度能讲汉语的人不多。现在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天比一天增多,汉语人才也需要得更多,印度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当记者请老人对着摄像机镜头向当年北大的老师同学问声好时,老人说:“我想再到中国,回北大看看。我想念他们……”随即泣不成声。

  不过,老人可能不会想到,两年后,印度尼赫鲁大学同北京大学、印度韦洛尔科技大学同郑州大学联合建立了两所孔子学院。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本世纪在高校开展汉语国际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就连他们的总统,都可以用汉语作大会发言。

  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东方学系主任努尔诺莫尔教授说:“我们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是教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语言的重点大学。我们东方学系教授8种语言,学汉语的学生最多。目前有200多个学汉语的学生。今年58个学生毕业。我们的毕业生有的在驻中国大使馆工作,有的在‘上海合作组织’工作。哈萨克斯坦现在可以说是汉语热,许多人都想学汉语。我们扩大了招生的计划。”

  法蒂玛教授是哈萨克斯坦劳动和社会关系学院东方学系系主任,曾到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学习,喜欢跟着磁带唱中国歌,包括邓丽君的歌。她花了两三年时间写了一本书——《中国:传说和真相》,介绍中国人的性格、中国菜和中国幽默。

  1993年,法蒂玛在新疆大学遇到学俄语的中国男友。“以后他就到哈萨克斯坦来了,找我来了”。她送给记者一本书《现代汉语交际教程》。这是哈萨克斯坦国内第一部汉语教材,书的另一个书名是《我们一起来学汉语》。

  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东方学系五年级学生萨尔谢姆别阔夫接受采访时说:“我的中国名字叫成龙。今年五一节我去了哈尔滨。我觉得中国在发展,潜力很大。我想将来工作在外交部,或者工作在大使馆。”

  “成龙”的同学达乌果娃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的汉语名叫“张咪”。

  “张咪”每天看书看报纸,每天上网,了解中国的情况。她认为每个民族的道德说起来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要当好的人,那么你就要当‘君子’”。

  有人问:“如果你学了中国语言、中国历史、中国音乐,还缺什么?”

  “缺一个,我还没去过中国。”她说。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