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成了“游击队” 广州老人晨练扰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夕阳红”成了“游击队” 广州老人晨练扰民?
2009年04月27日 15:20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黄石路一小区,每晚皆见一群人聚集在大音箱旁伴着音乐起舞 赖旭珊 摄

  随着夏日将近,天亮越来越早,一些小区业主论坛又掀起老人晨运晚练是与非的“口水战”;本报也陆续收到老人健身无场地,锻炼活像打游击的投诉。

  记者近日走访了多个小区,既有曾经对立冲突,如今较好解决此矛盾的;也有双方仍在互相较劲博弈的。谁也不愿自己的小区变成“战区”,一边是“越夜越精彩”、晨昏颠倒的都市生活,一边是加速步入老龄化而配套设施未能跟上的社会现实,如何协调其中的矛盾,令人颇费思量。

  “夕阳红”成了“游击队”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广州过百万60岁以上老人(这里只算户籍人口)成群结队锻炼健身情况,这个词莫过于“游击队”。几乎每个小区的“晨练队”、“舞蹈队”、“合唱团”的组织者,都曾被“一活动就被投诉,一被投诉就挪窝”的问题困扰。

  唱歌跳舞怎么这么难?

  坐落在番禺大石的福安园是一个安宁美丽的别墅小区,这一带几个楼盘居住着很多爱唱歌跳舞的老人,然而在小区里却很少能见到他们活动的身影。

  “两三年前,我们就自发成立了一个合唱团,每周三个下午活动。多则有100多人参加,少则也有五六十人。”但是,没有固定的场所活动,成了困扰组织者何叔多年的大问题。

  “我们坚持每周三次开展活动,却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在河边的空地或临时借来的一些场所里进行。河边风大,夏天还好,到了冬天,风吹得受不了;更糟糕的是遇上刮风下雨……好不容易在“丽水湾”找了一处空地,却一直被一户人家投诉,说影响了他的休息。

  3年里,在辗转了七八个地方后,最近,老人们才在大石家私城二楼的阁楼安了一个暂时的“家”。

  其实,老人们住的几个楼盘都是沿江的高档楼盘,福安园更是别墅盘,“小区里都有会所,但是全都承包出去给别人经营了,全被改成了麻将室和乒乓球室。”

  “你说,想唱歌跳舞怎么这么难?”有着何叔这种苦恼的绝非一家。

  恒荔湾畔的扇舞队、骏景花园的文体队、时代玫瑰园锻炼的老人家、罗马家园舞蹈队都曾试过一再挪窝。

  什么锻炼不好,老人又为何独喜唱歌跳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老人们能玩、会玩的东西不多,社区集体舞和唱歌这种既便于集体参与、又不受文化程度影响、组织成本也较为低廉的运动方式,便应运而生。不过,由此而产生的场地及噪音扰人的问题,也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广场、公园和社区的共同难题。

  到底公共地盘谁作主?

  你有你的休息权,我也有我的活动权。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安详的社区环境,《物权法》明确规定:小区公共场所属于全体业主,然而,在小区公共空间使用产生矛盾时,“公共”的地盘,到底该由谁来做主?

  较关注此问题的律师周玉忠称,《物权法》规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排放污染物或噪音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而业主大会在现实中召开比较困难,此类纠纷,一般由物业公司或业主委员会协商解决,也可以向有关执法部门投诉。

  但是,作为物管公司则陷入两难:两边都是业主,都不好得罪。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岳经纶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内部而言,社区里要形成公共契约,对小区娱乐设立公共的管理规范,并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投诉渠道。同时,在公共场所,最好设一些适当的标识进行提醒。从外部而言,政府也可以考虑与社区合作,在小区外多建立一些可供市民娱乐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前的单位楼,这一类设施比较全。目前的趋势是向住宅小区发展,好像变成了开发商和物管的事情,政府考虑得比较少。

  “我们是在一种未富先老的状态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这就决定我们面临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郑梓桢说。据介绍,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广州按“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才超过一万美元,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不算强劲,许多的配套都远未能跟上老龄化的人口进程。

  B

  小区论坛成了“苦水坛”

  这边厢,老人家甩扇拍腿放音乐展歌喉;那边厢,受扰住户“奋起抗争”。浏览广州众多小区的业主论坛,发现为此烦恼的业主比比皆是。

  一位业主的话引来一片叫好:“你有你的活动权,但你有没有考虑这个小区其他人的正当权利?那些需要学习考试的学生,那些需要静养身心的特殊老人,那些需要充足睡眠的宝宝,他们的权利在哪?”

  论坛上还只是“口水战”,而更有一些楼盘的业主付诸行动,甚至出现极端个案———

  -对抗晨练→大放黄碟+人肉搜索

  2006年3月底,广州一宗因“抗议”小区老人晨练而放黄碟“对撼”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白云大道时代玫瑰园一名二楼住户在家开大音量播放了15分钟的黄碟,“叫床音量很大,几乎整个小区都能听到”,以淫秽声“对抗”健身音乐。当时即有邻居报警;随后又发帖对其进行道德谴责。

  不过,社会论坛上的声音两边倒:支持者说老人每天凌晨6时许就出来“扰民”,不是被逼无奈投诉无门不会如此;反对者则认为“以毒攻毒”既影响下一代,也不利于解决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事隔数年,该小区的晨练噪音依然没有解决。最近又有业主发帖,表示要“人肉搜索”晨练的领导组织者。网名为“维权行动协会”的发帖者表示:我们已经尝试过所有合法合理的手段,所以,从这次起,我们不会再用正常的手段去抗争。“既然老人不尊重我们的休息权,那么,我们也不需任何理由去尊重他们的锻炼权。”帖子又引来争端。

  记者通过网络与发帖者联系,未果。

  有理性的业主提议由受影响的业主和做运动的老人们沟通制定一些基本条例,双方人员签名确认后交由管理处负责日常的监控管理,在运行一段时间再检讨修改逐步完善。

  -对抗晨练→互挥老拳鼻梁当灾

  去年8月2日晚,位于大观路的中海康城,因为跳舞者的音响声太吵,业主和跳舞者发生肢体冲突,女业主鼻梁骨受伤,跳舞人群中也有老人晕倒要入院检查。双方随后报警。

  据说这场冲突,是矛盾积聚了1年之久后的总爆发。一位退休前在新疆某文工团工作的老人,住进该小区后,“希望发挥余热”,为了在小区组织跳舞,专门花了5000多元买了一套专业音响。1年多下来,跳舞团队渐成规模,“人最多时将近两三百人”。但这套音响引发的矛盾也随之出现,业主开始向管理处投诉歌声过大,噪音扰民。有关此事置顶的8个帖子点击率已经超过了14万。

  冲突过后,老人们表示“心灰意冷”。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