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网购渐成消费潮流 网购服装把握六关键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服装网购渐成消费潮流 网购服装把握六关键词
2010年01月20日 09:01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互联网上购买服装。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研究报告”,2009年,中国约有8000多万用户在网上购买服装,交易规模超过300亿元。服装已经超过图书、数码产品等,成为网购的第一大类商品,交易额也跃居各类商品的首位。 网上买服装正在从过去个别人的小众消费,演变为一种普遍的消费潮流。

  网店服装“低价”吸引消费者

  “我现在从头到脚,所有服装几乎都是在网上购买的。”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许小姐告诉记者,去年家里买了房,每月要还5000元的房贷,经济压力骤然加大。面对商场里动辄上千元一件的衣服,许小姐开始尝试网上购衣,一试之下还真上了瘾。

  “网店的衣服比商场便宜太多了,有些款式也不差。我现在偶尔还会逛街,遇见喜欢的衣服就去试穿,但基本从不当场购买,而是记下品牌、型号、价格等,然后到网上搜索相同产品,通常都能便宜一半以上。”许小姐最为得意的是去年从网上花60元淘到的一件雪纺连衣裙,“我后来在一家商场看到,卖280元还不让划价”。

  “我建议所有的女性,百货店里不打对折的时候,千万不要去买。定价是成本的7到8倍,打个对折价格才和国外的同等产品差不多。”一位网店卖家如此评价百货商场的服装价位。虽然有些极端,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服装网店销售红火的重要原因。

  与不用租店面、不用招店员的网店相比,服装实体店的成本则要高得多。以品牌服装店为例,各大商场高额的进场费、装修费、30%以上销售分成、各式花样的管理费、层列费、赞助费,频繁的促销活动,所有这些成本都是要由服装企业自己承担。为了生存,很多企业只有虚标价格。促销声势越来越大,服装价格也越标越高,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两败俱伤。

  就在传统服装卖场陷入“打折”、“提高原价”,“更大折扣”、“更高原价”的营销怪圈时,网店服装却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简单时尚的设计,快捷方便的购买,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

  网购服装把握六大关键词

  网购服装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省钱、时尚的同时,消费者也经常因为拿到手的服装在颜色、大小、质量等方面与宣传图片中的样品“货不对板”而与卖家发生纠纷。为了减少“看图购衣”可能造成的“失真”情况,专家提示消费者应当注意以下六大关键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