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校长马敏:从钳工到“海归”校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华中师大校长马敏:从钳工到“海归”校长

2010年07月16日 10:48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知青、钳工、大学校长,马敏的人生轨迹并非传奇。他致力于“做一个一流的自己”,走好人生每一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个人要事业有成,必须树立远大的目标,但还要从眼前做起,逐步实现理想。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哪个岗位,面临什么样的环境,都力求做到最好。这样一步一个台阶,才会脱颖而出。”回顾自己几十年来走过的道路,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教授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感悟。

  从上世纪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中建三局二公司建筑工人,到恢复高考后77级大学生,从一位知名的大学教授,到一座百年学府的掌舵人,马敏践行了“在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做到最好”的人生追求。

  师傅想让他成为“一流的钳工”

  有电视台记者曾问过马敏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成为大学教授,然后成为一位校长?他仔细思索后回答说,自己一生得益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土下乡”——三年的知青生活,另一个阶段是“洋下乡”——三年的留学岁月。

  1974年,成都的一批高中毕业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上山下乡干革命,19岁的马敏就是其中的一位。当时,风华正茂的他代表当年成都市的知青在动员大会上发言。“扎根农村,奉献青春,努力做一个最好的知识青年”,他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马敏去了一个最艰苦的地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冕宁县团结公社。

  团结公社位于安宁河畔,是汉族彝族共居的一个山区公社。在那里,马敏做过民办教师、大队团支书、民工负责人。有一次,他带领大家在山上修水渠,天寒地冻,吃住都在山上,夜里常常被冻醒。一次抗洪抢险中,他曾经历过生死考验,被湍急的山洪冲倒,差点就没命了。不过这一切,他都坚持了过来。生活虽然艰苦,但爱读书的马敏没有丢下书本。闲暇时,他认真研读马列著作、哲学、历史等书籍。

  后来,马敏成为中建三局二公司的一名钳工,参加修建青山热电厂。当时马敏住在建筑工地一所很简陋的房子里。带他的师傅是一个高级钳工,师傅一心想把自己精湛的绝活传授给他,让马敏也成为一流的钳工。由于他肯吃苦,脑瓜儿又灵,很快就掌握了钳工技术。

  谈起这段经历,马敏在为入校的新生作报告时说:“有了这些磨练,遇到再大的困难与挫折,你都能够顶得住。所以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去锻炼两年,服务基层教育,是一段非常难得的人生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拼命三郎”来了!

  1977年恢复高考,一直没有放下书本的马敏顺利考取。他接到了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那时他的理想是读哲学系或中文系,所以,钳工马敏接到这张录取通知书时,一下子就怔住了。

  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云: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尽管马敏没能就读理想中的中文系,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真正的大师——章开沅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起章开沅先生便因在辛亥革命史等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享誉海内外。章先生渊博的知识、优雅的学人风范深深地打动了年轻的马敏,从此“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成了马敏毕生的学术追求。

  就这样,大学四年,马敏都在静心苦读,他那步履匆匆的身影总是流连于图书馆、教室。不多久,马敏的勤奋已是全校皆知了。10多年以后,中文系78级的一位女同学这样回忆道:看到马敏如此用功,我们既敬佩又害怕,只要一见到马敏,我们都戏称“(拼命)三郎”来了!的确,用心的苦读使马敏远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悠闲,但他从不退却,仍一如既往地努力着。大学四年级,马敏完成学士论文《1900年的历史特点》,在文中,马敏以开阔的视野尝试着对历史做了深层次的研究,初步显示了史学研究的才智。正是这篇论文引起了章开沅先生的关注,不久马敏顺利考取华中师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正式成为章先生的入室弟子。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