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16日 星期二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评说人权入宪:内促政治文明 外树国际形象

2004年03月16日 07:15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五日电(记者 姜知然)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上,“进一步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宪法保障”等条款被写入中国宪法,今天中国人权研究会的专家们在此间对此事展开讨论和评说。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教授指出,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在中国民主宪政和人权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于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和人权发展、树立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来自外交学院的刘文宗教授认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将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乃至国家的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对外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说,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权状况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主要是因为旧的封建主义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完全根除,这是中国社会生活和经济领域出现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前联合国人权小组委员会成员田进表示,当前是中国人权最好的时期,中国人民在法制范围内享受着各种基本权利。这次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将在更高层次上有力推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他同时指出,美国一些政治人物声称对中国的人权倒退感到失望,还扬言三月十五日要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抛出指责中国侵犯人权的提案,这完全是出于推行霸权主义和服务国内政治角逐的目的。

  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监狱协会副会长王明迪说,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权保障,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提出“为人权而战”的口号。虽然历史上曾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一度将人权看成是资产阶级口号,认识上陷入误区,实践中走了弯路,但最终还是正本清源,重又举起人权的旗帜。此次修宪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这一基本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宪法原则,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他说,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权入宪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今后在工作中要加强对人权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人权体系;同时扩大宣传教育,关注国内人权建设,重点是“三农”领域和弱势群体的问题;继续开展国际人权斗争。

  周觉、杨正泉、沙奇光、田丹、陈为典、张宏毅等专家也在座谈会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编辑:张明

相关报道:长篇:“人权”入宪:中国人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04-03-14 20:23:10)
          改进人权保护是发展的首要任务 (2004-03-12 16:49:23)
          两会答问:入宪后中国人权之路怎么走? (2004-03-11 21:55:35)
          中国《新闻周刊》第171期:人权入宪(目录/图) (2004-03-10 15:55:49)
          观察:“人权入宪”正逢时 “以人为本”见真章 (2004-03-09 15:30:49)

专题网站:2004全国两会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