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成报》:香港立法会选举中的港式“文革”阴影

2004年08月30日 10:37

  文革又称“文化大革命”,对于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来说,这几个字代表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最让人伤心的黑暗时代,是一段迫人疯狂,使人窒息的历史。不堪回首中,往事离我们总是那么远,却又这么近。一部分政客正悄然将文革香港化,使特区第三届立法会选举在不知不觉中被蒙上港式文革的阴影。

  非左即右 政治挂帅

  近期香港政坛一个可悲的现象是非左即右,所有参加立法会选举的政治组织和个人都被生硬地划成两派,不是“民主派”就是“保皇派”。特别令人称奇的是,有些原本不属任何政治团体的独立候选人,也赶潮流似地给自己冠了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的称呼——“独立民主派”。既是“独立”,何“派”之有?这一现象颇像当年文革时期的非红即黑,非“保皇派”就是“造反派”。更让人惊讶的是,一些饱读诗书的候选人竟公开呼吁“踢走××派”、“攻占××派的堡垒”。其用语与文革时期的“打倒×××」何其相似。其用心不得不令人生疑,难道他们嫌目前香港社会的分化还不够吗?难道他们参选立法会的目的只是为了玩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游戏?或是除此以外根本拿不出任何可以解决目前香港困境的策略呢?

  造反有理 “保皇”有罪

  对文革那个时代有印象的人,或许都会记得当年蛮不讲理的红卫兵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今天的香港,同样也有这么一部分人打的是这个旗号,即使在参选政纲上也要开宗明义地表明,要造中央的反,要造特首的反,要造香港政府的反。谁要是敢为中央和特区政府说上半句好话,对不起,“保皇派”的帽子你戴定了,反对民主自由的黑锅你也背定了。

  一时间,香港政府和董特首成了人见人怕的选举负资产,谁要敢和他们套上半点近乎,谁就自取灭亡。为了撇清关系,几乎所有候选人都争相批评政府,把造成目前香港社会困境的一切责任统统推到了可怜的董先生白头上。立法会竞选变成了批评竞赛,谁骂得最狠谁就最“民主”。在此形势下,某位平生以骂人为职业的名人马上把握机遇,粉墨登场,一出手则技压群雄。第三届香港立法会大有变成首届香港“骂人会”之势,不知诸位作何感想?

  文革中某某阴谋夺权,某某阴谋反革命的谣传不断,老百姓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今日之香港比之当日之文革期间的大陆也有几分相似。立法会选举报名尚未开始,就传出有中央威胁港人投票意向论,有政治压迫名嘴封咪论,竞选正式展开之后有人为摆脱丑闻困扰,又抬出大陆公安“屈人论”,甚至中央干涉香港选举论等等。特别是三位名嘴相继封咪事件,一时间被人炒作得好象香港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下,水深火热之中,大有山雨欲来、乌云盖日之势。

  疑神疑鬼 阴谋论断

  事后又证明三名嘴封咪的原因似乎正如其中一人在立法会竞选答问中所言,与政治压力无关,有的只为避债而远走他国,有的只为有熟人深夜致电问候其家人,还有一位或许只是为了休个假而已。现在看来,各种无事实根据的阴谋论调,除了恐吓市民之外,或许只是为了抹黑对手,捞取同情选票而已。

  文革之罪其莫大焉,若今日香港一场立法会大选的战火引得文革余孽死灰复燃,确实不是香港之福,亦非香港市民之福。(来源:香港成报;作者:施维雄)

 
编辑:张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