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北京青年报:中网显现大满贯雏形

2004年09月27日 09:00

  首届中国网球公开赛是一届非常成功的赛事,无论在赛事筹备、组织还是运作等方面,作为一个新兴的赛事而言,都取得了令人骄傲和瞩目的成就,这已经从各方面的评价和声音中达到了共识。记者在公开赛期间采访了赛事组委会的负责人、ATP和WTA组织的首脑、北京市体育局的干部等高级官员,从高层给首届中网赛事作了总结和概括。

  国际网联终身名誉副主席、亚洲网联名誉主席川廷荣一说,一个好的赛事要从四个要素来评价,场地、选手、观众和媒体宣传。中网作为年轻的赛事,拥有亚洲最大最完美的赛场,请来了世界众多知名选手,特别是WTA排名前10的运动员中有4名来京,这说明了中国、北京和中网赛事具有很大的魅力。有了媒体的大量宣传,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中网应该制定明确的吸引观众目标,这是最需要努力的一面。

  ATP首席执行官马克·迈尔斯表示,网球在中国还是个年轻的项目,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而中国的组织者们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运作了一个成功的大型赛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即使在美国也有很多人关注,更有媒体每天在做大篇幅的报道,这样在今后几届赛事中就必定有更多的美国选手来参赛,有更多的美国人来观战。中网最突出的一点是还安排了混双比赛,这给观众增添了无限乐趣。另外ITF比赛、青少年比赛也都按计划举行,如此全面也只有大满贯赛事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WTA协会的首席执行官莱里·斯科特更是表示,中国网球公开赛是在一个适时的时间,适时的地点举办的一项适时的赛事,因为郑洁在法网打进了前十六,郑洁、晏紫组合进入了澳网、温网八强,最有意义的是李婷和孙甜甜赢得了奥运女双冠军,而中网就是在如此背景下举行的,因此今年是网球的中国年。斯科特对中央球场、赛事赞助商和电视转播设备、运动员住宿等硬件设施都给予了最高的评价和赞赏。

  赛事总监林肯说,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只是第一周的一场大雨给赛事添了些麻烦,这需要组委会在今后的中网赛事中考虑得更全面,更周到。

  中网组委会副主任、北京青年报社总编辑张雅宾说,中国网球公开赛最大的贡献不仅是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上,更主要的是在社会办体育,企业、商界与政府合作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从世界经

  济、体育发展大国多年的运作经验和模式来看,由政府主导办赛事向社会、企业办赛事转变是一个必经之路。中网开了一个好头,北京青年报在这方面也做了最大的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各界和企业担负着更大的责任,目前也还不够成熟,但在搞好赛事的同时扩大了自己企业的影响,提升了品牌是非常值得的,实现双赢的同时更完成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中网的成功举办已经为社会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中网宣传推广部副部长、北京市体育局宣传处处长夏印发则指出,赛事的组织工作是成功的,短期内完成了既定目标,各界作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是首次举办,难免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还需要吸取经验。比如此次大会招募的700多名志愿者,大多数任劳任怨,为大会组织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明年招募志愿者将会主要从各大学中选拔,以避免途中流失给赛事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再有就是停车难问题和交通阻滞的问题,夏印发希望在下届公开赛之前能够与有关方面协商,迅速解决观战球迷的后顾之忧,为观众能够观赏高水平赛事提供最大的方便。(刘艾林)

:站内检索: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