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新闻背景:勇闯禁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

2004年10月07日 20:32

  中新网10月7日电 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揭下了神秘面纱:最终赢家为57岁的奥地利女作家、诗人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是奥地利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1946年生于奥地利,在名城维也纳长大,并在一所著名的音乐学校求学。她被认为是那个年代奥地利文学创作的领路人,并因在德文创作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海涅希博尔奖。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作品在中国不多见,喜爱戏剧的人应该知道这位女作家的针对奥地利最新政治纷争的三部戏剧作品:《沉默》、《死亡和姑娘II》以及《告别》。《告别》是一部关于政治家的作品,采取了独白的形式演出。

  虽然不少国人对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不熟悉,但提起获得2001第54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变态”影片——《钢琴教师》(The Piano Teacher),恐怕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其实,这部影片就改编自耶利内克的作品。

  《钢琴教师》是男导演迈克尔·哈尼克(Michael Haneke)的杰作,但其原始脚本却是女作家耶利内克1983年出版的半自传体小说。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受性压抑困扰的钢琴教师与一位学生的情感纠葛。片中,畸形的环境导致了女教师艾丽卡靠偷窥和自虐来发泄性欲,最终用刀子刺进了自己的心脏。影片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艾丽卡种种变态的性狂想(如用刀片割伤自己的阴部,在露天电影院偷窥在汽车中做爱的男女等)。片中,艾丽卡把偷窥视为男性的权力,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本片改编自耶利内克的半自传体小说,所以片中表现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作家本人思想的真实写照。

  《钢琴教师》一片使耶利内克赢得了女“性”作家的称号。在奥地利,似乎没有一位著名女作家敢于触碰变态性心理这个禁区,并大胆出版了半自传体小说。

 
编辑:李诗匀】
:::相 关 报 道:::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出炉 奥地利女作家摘得桂冠 (2004-10-07)
·2004诺贝尔奖庆典明日开幕 和平奖及文学奖前瞻 (2004-10-0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